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广东)近日正式发布,榜单呈现广东高等教育格局的深度调整。中山大学以全国第15名的成绩蝉联榜首,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紧随其后,形成"一超双强"的头部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大学首次跻身全省前五,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特色院校持续巩固优势地位。在36所上榜高校中,珠三角城市群占据29席,显示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资源的高度集聚效应,而汕头、湛江等地市高校则成为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支点。
深圳大学深圳大学此次以全国第58名的成绩跃居广东第5,较2024年提升7个位次,创下建校以来最佳排名。作为特区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该校在2024-2025评估周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新增2个ESI全球前1%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进入全球前3‰;科研经费突破45亿元,较上年增长18%;"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
特别在集成电路、海洋装备等领域,深大与华为、大疆等科技企业的联合实验室产出专利数量同比增长32%,凸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优势。
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从2024年的全省第15名跃升至第11名,全国排名提升19个位次。这所呼吸病学见长的医学院校,在钟南山院士团队引领下,2024年国家自然基金立项数达89项,创历史新高。其与广州实验室共建的呼吸健康研究院,年内发表SCI论文412篇,其中影响因子10分以上论文占比34%。
临床医学学科在最新QS排名中进入全球前300,传染病学、变态反应学两个学科首次跻身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榜单。附属医院群年门急诊量突破1800万人次,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中持续发挥关键作用。
东莞理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代表,从2024年的全省第25名跃居第19名,实现"三年三级跳"。这所制造业名城孕育的高校,在2024年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排行榜中,以12.3亿元的横向科研经费位列全省第7。
其与OPPO、vivo共建的智能终端实验室,年内完成5G通信模组等13项关键技术突破。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校在2024年启动的"卓越工程师计划"中,73%毕业生进入粤港澳大湾区专精特新企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匹配度达91%,创下全省理工院校新高。
纵观整个榜单,广东高校呈现"多点突破、特色发展"的态势。中山大学在文理医工全面发力,1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华南理工大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南方科技大学依托深圳量子研究院,在基础研究领域频现突破。地方院校中,广东海洋大学着力打造"蓝色粮仓"科研体系,佛山大学聚焦智能装备制造,五邑大学深耕侨乡文化研究,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