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总有人在问:北大的校训是什么?
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吗?
还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呢?
或者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别急,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期【解密北大】,
揭开北大校训的真相!
北大真的有校训吗?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北京大学并没有官方认定的校训。不过,北大的魅力并不在于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它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精神。2014年9月3日,教育部正式核准颁布《北京大学章程》,章程序言中对北大精神做了全面概括,即“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三者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北大独特的精神体系。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
1919年,蔡元培校长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一理念打破了封建思想的禁锢,为学术发展创造了宽松环境。他认为不同学派的并存,各种学术观点的自由讨论,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探索真理的兴趣。在此办学思想指导下,一批具有新文化、新思想的代表人物进入北大,北大因此而成为中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激流推进下,学生们头脑中充满了经商、创业当经理的想法,甚至过于浮躁冲动。为了引导学生们的思想,1986年暑期的学校常委扩大会上通过了大力宣传“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八字学风的决定,希望以此来引导学生的思想。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
作为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京大学是这场伟大运动重要的历史见证者和精神传承者。五四运动奠定了北大的精神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到北京大学考察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五四运动源于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始终激励着北大师生同人民一起开拓、同祖国一起奋进。”
总结:北大精神,常为新的力量
北大精神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正如鲁迅先生说:“北大是常为新的。”同样地,北大精神也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常为新的体系。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新一代的北大人正在积极发扬北大精神,用各自的方式回应这个时代。
北大的校训之谜,
你解开了吗?
你觉得北大的精神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 | 融媒体中心 校史馆
文字 | 石雯茜
视频 | 石雯茜 侯华丽
指导 | 林齐模 王昆
责编 | 纪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