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提出建议,因疫情回国终止学业的留学生,可以通过高职高专扩招计划,解决继续学习的问题。
这一建议,能否得到多少留学生的响应,另当别论。有人会说,因疫情回国的留学生怎么可能会看得上国内高职,选择高职就读。但由于留学生的群体比较复杂,在高职扩招时,也考虑部分终止海外学业的留学生的实际情况,为这些学生提供一条学业发展出路,从政策建议角度,是可取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建议针对的对象是终止学业的留学生,即不打算在国外继续学业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不会很多,他们在国内的学业发展也确实是一个问题。这些学生如果是国内高中毕业,那以社会人员身份报考高职没有问题,而如果不是国内高中毕业,当初是读培训机构的国际班(没有国内高中学籍)出国留学,那可能报考高职就会有一定障碍,需要对其高中学历进行认证,另外,因为已经完成部分大学课程,怎么认可大学学分,也是需要考虑的。而如果要读本科,按照目前的高考制度,是必须参加高考,才能被本科院校录取的。
至于只是暂时回国的留学生,他们并不会有继续完成留学学业的担忧。因为国外大学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就是回国一两年休学,只要今后修完毕业所需的学分,也可顺利毕业。而在疫情期间,国外大学普遍进行在线教育,学生在国内也可上网课完成学业。这些学生并不在建议之列。一些人认为此建议是“看低”、“贬低”留学生,只能回国读高职,是没有看清楚建议针对的对象。对于决定终止海外学业的留学生来说,如果要在国内继续学业,是可以选择高职这条途径的。而且,倪闽景委员提出的解决办法,还有本科插班生制度,通过举办插班生考试,让终止国外学业的留学生,能进入国内本科院校学习,并建立学分互认制度。
倪闽景委员提出的几项解决终止国外学业的留学生回国继续求学的措施。
我更想借此谈的是,怎么建立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的学分互认制度和转学制度。据介绍,1990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出台过《关于出国留学生回国学习有关问题的通知》,此文件规定,自费出国留学人员,一般应在国外完成学业。中途回国要求在国内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经学校进行插班考试后,按自费生接收。但是,这个文件在2004年被废止了,以后再无相关文件出台。也就是说,中途回国留学生,要在国内上全日制高校,只有参加高考一条路。
建议高职扩招把中途回国留学生考虑在内,主要原因是高职的招生,近年来已经放开。去年高职扩招116万,面向社会考生的招生,已经基本接近“注册入学、申请入学”,所以,在高职招生中,考虑终止海外学业的留学生,是合情合理的。
但大家关注的本科层次院校,却还实行严格的计划招生、计划培养与计划管理制度。这一招生、培养、管理制度,维护了招生、培养的秩序,但是,也显得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比如,近年来,我国提出要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严把毕业关的要求,这意味着要提高本科淘汰率,可是,淘汰不合格的本科生,就面临制度性障碍——一名大三学生被退学后,如果要继续在国内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只有重回高考体系,参加高考、填报志愿,否则只有读成人高等教育,或者选择出国留学,而不能用当年高考成绩、大学学业成绩去申请进入另一所国内高校继续读书。
发达国家的大学,则实行自由申请大学、自由转学制度。在美国,新生留校率(读完一年之后,有多少学生愿意留下继续求学)是评价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这种制度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通过学生和学校的持续双向选择,促进大学提高办学质量,也提高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满意度。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一些海外留学生,就根据自己的学业情况和所在国的疫情防控情况,做出申请转校的决定。
如果我国高校也实行这一制度,那么,就不存在留学生中途回国后学业衔接问题。也为大学实行严格的教育教学管理畅通退出和转入机制。我国高等教育也充分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竞争。当然,实行这样的制度,关键在要落实学校自主权,并建立能用好自主权的现代学校制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