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读了一本叫《最后一个贝勒》的长篇历史小说,读后感慨颇深。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一位晚清贵族——尼玛哈·瑞年贝勒在乱世中的奋斗史,以及他传奇的一生。尤其是在抗日战争过程中,从一名晚清贝勒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乃至成为新中国高级将领的跌拓人生。
瑞年出身于镶蓝旗满洲,满姓尼玛哈,汉姓于。他的祖上当年是清太宗皇太极西征察哈尔时归顺的蒙古王公,后来成为皇太极麾下的一员虎将,追随摄政王多尔衮一路攻入山海关,被清世宗顺治册封为多罗贝勒,抬旗成了满洲,到了瑞年父亲这一辈,继承了“鄂泰贝勒”,他也自然成了“小贝勒爷”。
日本侵占东三省后,溥仪出逃东北建立了“满洲国”,这些大清遗臣和日本方面,都把像瑞年这样的满洲贵冑子弟作为“满洲国”和前清皇帝的栋梁之才,也作为将来光复大清江山的希望之星。于是,就策划这些满洲贵胄子弟到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就读,学习日本先进的军事教育,以备将来之用。
但是作为瑞年这样的年轻人,生于共和,长于民国,并就读于天津南开大学,接了中国新式思想教育,与一些进步青年也有密切接触,从一开始就不认同父亲这些前清遗老遗少的旧观念,与父亲老贝勒的想法更是天壤之别,两人经常为“满洲国”和日本之事争吵激烈,达到水火不相融的地步。最后,他为了逃避父亲老贝勒包办的婚姻,不得不东渡日本接受日本方面的安排,进入陆军士官学校就读。
瑞年在学校各科成绩优秀,军事素质过硬,并在学校结识了两位同学,代表着两个不同的上层主流社会阶层,也为他以后在抗日战场上的对决作了铺垫。一个是代表日本上流社会的近藤敏夫,一个是代表朝鲜没落王室的李海潮。
同时,在这里也结识了房东的女儿宇垣琴音,遇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恋爱,也让他今后陷入种种矛盾和痛苦之中不能自拨。他在日本留学期间,也看到了日本全民对战争的狂热,尤其是底层老百姓对中日战争的亢奋、癫狂,让他心中充满了仇恨,甚至产生了想在日本刺杀其亲王的冲动。
由于他的成绩优秀被推荐到东京士官大学就读,但此时中日战争爆发,父亲老贝勒被日本人毒死,他带着国恨家仇的满腔怒火,选择回到中国投入抗战。
可作为一个前清的贵族贝勒身份特殊,一时无法找到投军报国的出路,最后找府内管家的哥哥投奔到西北军宋哲元的二十九军三十八师独立第二十六旅,当了一名上尉参谋,并初露锋芒,在侦察日本东局子机场中表现突中,展现了其高超的军事才能,用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的本领对付日本人。
尔后,日军战争步伐加快,相继攻下了北京、天津等华北大中城市,瑞年也在攻打东局子机场的失败中,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受伤后再次回到了王府家中躲藏,并意外地见到了日本的初恋宇垣琴音,此时的琴音已经是日本间谍,成为了日本战争机器的一员,也让瑞年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在民族大义和爱情之间一时难以选择。
后来瑞年虽然找到了原部队二十六旅,但在一次战斗中,放过了在日本陆士时的同学李海潮,加上他的身份特殊,也在日本陆士上过学,被怀疑是汉奸而遭到全国通缉。他想到南京找“蒋委员长”申诉,最后在天京南开上学时的同学帮助下,才洗清罪名,并阴差阳错地被共产党人介绍进入了韩复榘的第三集团军,后来跟着共产党人加入了范筑先领导的第六游击区,成为了由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三十二支队的一名少校大队长。
此时的瑞年不管是什么国军,还是共军,或是杂牌军,不管跟了谁的队伍,只要让他抗日就行。但他心中始终认可国民党政府和国军,认为他们才是中国的正统,中国的抗日只有在他们的带领下才能实现真正的抗战。一直以来瑞年也把自己看作是正规的国军的真正军人,心里从没有认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虽然在期间他受到共产党人的影响,也与不少共产党人建立了深厚的战友生死情。
以致在范筑先总司令以身殉国,部队群龙无首,在事关部队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到底是听共产党的指示,还是听国民政府的命令的问题上。他选择了国民政府,带着自己以前拒绝父亲给他包办婚姻的未婚妻满族人淑娟,私自逃离部队,去寻找国军。
寻找国军的路上,在一家大嫂家住宿,正巧碰到了日本兵,在受尽污辱之后,瑞年奋起反抗杀死了几个鬼子兵,自己也差点死在日本人手里。大嫂原以为瑞年是共产党员,才不顾被敌人羞辱救瑞年,哪知他不是共产党人,还要去找国民党的军队,被大嫂好好说了一通。
他从内心很是震憾,老百姓连国民政府都不要,偏偏认准共产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也深深为老百姓支持共产党,爱护共产党的行为所感动。最后他权衡再三,还是就近归入原共产党领导的第三十二支队,成为了一名团长,并最终在感召下举起了右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而后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因特殊的身份和经历,被错误列为“抢救运动”而关押。期间发生了日本同学近藤敏夫带领日军偷袭旅部,造成部队重大人员伤亡,大部分人成为了敌人的战俘,也上演了瑞年与日本同学之间的生死大战。双方以日本武术道的精神对决,最后以瑞年的神勇刀劈近藤,解救了战俘,成为了英勇。
九个月后,冤屈平反,瑞年也重新恢复了自由和工作,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获得“冀南军区功臣勋章”一枚。
新中国成立以后,瑞年参加了朝鲜战争,被授予大校军衔,后转业至中央某局局长,在“十年文乱”中含冤辞世,1978年得到平反昭雪。
掩卷沉思,为主人翁于瑞年坎坷的人生而感慨,也为他传奇的经历而惊叹。这是中国首部时间跨度最大的抗战小说,在读者面前呈现了一个晚清遗族贝勒在乱世国家的奋斗史,经过血与火的洗礼,见证了一个民族英雄的成长历程,见证了一个国家全民抗战的缩影,也是时代大转折造就个人命运的沉浮。
当国破家亡、狼烟遍地,每个中国人都在奋起反抗,一个晚清贵族也能挺身而出,充分证明了中国人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不分种族、不分贵贱,空前的大团结,最终赢得了胜利。
主人翁瑞年是一个贵胄子弟,性格高傲,嫉恶如仇,爱憎分明,对日本军国主义无比的痛恨,同时对其普通民众也带有深切的同情心。
他作为具有特殊身份的绔夸子弟,自始至终以正统军人自居,从内心不接受土八路,在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过程中,从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仰上,从老百姓拥党爱党的行为自觉上,心里一点点地发生变化,思想在逐步地转变,从理解到支持,从支持到认同,最后彻底抛去归于国军的幻想,投入人民军队的行列,成为新中国的高级将领。
这一深刻的转变,诠释了共产党领导中国解放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如果喜欢请关注,更多精彩分享。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