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健康学院
郑州健康学院为民办普通本科学校,以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设立。
学校创建于1984年,在校生13000余人,专任教师800余人。有直属附属三级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3所。设置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护理、康复治疗技术等29个高职专业。
首批设置康复治疗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护理学等5个普通本科专业。
武汉职业技术大学
武汉职业技术大学为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
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72年,现有光谷校区、光谷东校区、麻城校区等三个校区,全日制专科招生专业58个。2001年首开全国高职“订单班”培养先河,2015年入选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首批设置光电信息工程技术、集成电路工程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信息安全与管理、生物检验检测技术、电子商务等6个职业本科专业。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为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以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
学校前身是建校于1948年的吉林铁路职工学校,现开设41个专业,与俄罗斯交通大学联合创办吉林省高职院校唯一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东北亚高铁学院,与乌拉尔国立交通大学合作举办铁道车辆技术专业,与韩国又松大学合作举办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等专科教育项目。学校是全国18家铁路局集团招聘的指定学校。
首批设置高速铁路工程、高速铁路信号控制技术、高速铁路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与控制技术、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6个职业本科专业。
长春职业技术大学
长春职业技术大学为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
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52年的长春市商业学校,2002年更名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卫星、龙嘉、世纪三个校区,设置18个专业群53个高职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入选国家“双高计划”A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序列。
首批设置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食品工程技术等4个职业本科专业。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为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
学校始建于1929年,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全国前十)建设单位。开设65个专业,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双高计划”国家重点专业群建设专业10个等。
首批设置水利水电工程、测绘工程技术、农业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工程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等6个职业本科专业。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为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以专科层次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为基础设立。
学校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新疆成立的第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专业51个,重点打造商贸物流、信息技术、旅游与会展、艺术设计、智能制造、数字媒体技术、社会事务管理等7个专业群。
与俄罗斯联邦鄂木斯克州陀思妥耶夫斯基国立大学互建“文化中心”,合作开展“2.5+0.5+2”模式的应用俄语专业专升本合作办学项目,创新实现“境内学习+境外实习+境外升本”合作办学模式。
首批设置现代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大数据工程技术等4个职业本科专业。
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大学
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大学为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以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
学校创建于1953年,2004年升格为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现有33个高职专业,与本科院校联办6个本科专业。与314家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共育,建成7个产业学院。
首批设置道路与桥梁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技术、智能交通管理、现代物流管理等4个职业本科专业。
酒泉职业技术大学
酒泉职业技术大学为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
学校创建于2001年,现有在校生12507人,校内专任教师736人。开设招生专业66个,设置国家控制高职专业4个,形成了一批以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专业为龙头的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先后与知名企业共建金风学院、敦煌种业产业学院、百度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等11个产业学院。
首批设置新能源发电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现代种业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旅游管理等5个职业本科专业。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为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以淄博职业学院为基础设立。
学校成立于2002年,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6年。现有4个校区,在校生25000余人,专任教师1439人。设有19个院系、73个专业,获批国家重点建设专业8个、国家骨干专业12个、国家专业示范点1个。目前合作企业达936家,建有教育部校企合作项目4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项目13个。
首批设置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汽车工程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制药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等6个职业本科专业。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为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为基础设立。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2004年与北京邮电工业学校合并更为现名。2010年成为教育部全国20所“国家级高职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单位之一,2019年入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档十所院校之一),2023年牵头成立的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以第一名成绩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建设单位。开设七个专业群共30余种专业,建设7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发70多个生产性实训项目,开设20余个企业订单或定向班。
首批设置合成生物技术、汽车工程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应用、集成电路工程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6个职业本科专业。
连云港师范学院
连云港师范学院为公办普通本科学校,以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设立。
学校前身为始建于1914年的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是连云港市唯一一所师范院校。开设39个高职专业,学前教育、美术教育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现全日制在校生约8400人,专任教师近500人。
首批设置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等5个普通本科专业。
桂林师范学院
桂林师范学院为公办普通本科学校,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设立。
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38年的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2000年更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有全日制专科在校生11573人,专任教师662人。开设41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2个。与韩国白石大学成功申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首批设置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科学教育、音乐学、美术学等5个普通本科专业。
德宏师范学院
德宏师范学院为公办普通本科学校,以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设立。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5年的潞西师范学校,2006年更名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561人,专任教师475人。开设高职专业45个,其中教师教育类专业11个。2017年起,与云南民族大学合作,采取“3+1”模式,联合培养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和财务管理3个专业本科生。
首批设置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英语、美术学、财务管理、农学等6个普通本科专业。
拉萨师范学院
拉萨师范学院为公办普通本科学校,以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设立。
学校前身为1964年拉萨市文教局创办“师训班”,2006年更名为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西藏自治区唯一的师范院校。现有在校生5257人,专任教师313人。有教育学、工学、管理学3个学科门类,覆盖专科专业15个(其中师范专业11个、非师范专业4个)。学前教育、小学数学教育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
首批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6个普通本科专业。
内蒙古警察学院
内蒙古警察学院为公办普通本科学校,以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为基础设立。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48年,2001年更名为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2012年加挂内蒙古警察训练总队牌子。开设刑事侦查、治安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刑事科学技术、网络安全与执法、特警、政治安全保卫、警犬技术等8个公安专业,法律事务、法律文秘、社区管理与服务等3个非公安专业。近三年公安专业学生录取分数在本科线以上的占98%,一本线以上的占70%。2024年公安专业学生录取分数在本科线以上的达到100%,在一本线以上的占90%。
首批设置侦查学、治安学、网络安全与执法、法学等4个普通本科专业。
湖北三峡航空学院
湖北三峡航空学院为民办普通本科学校,学校标识码为4142014899,位于宜昌市,主管部门为湖北省教育厅。
首批设置英语、飞行器制造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务管理和物流管理等5个普通本科专业。
长沙科技学院
长沙科技学院为民办普通本科学校,学校标识码为4143014900,主管部门为湖南省教育厅。
首批设置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档案学等6个普通本科专业。
新疆工业学院
新疆工业学院为公办普通本科学校,学校标识码为4165014897,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和田县,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领导和管理, 由天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口支援。
首批设置智能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冶金工程、地质工程、测绘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经济统计学、土地资源管理等16个普通本科专业。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为民办普通本科学校,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学校标识码为4135014896,办学层次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学校位于福建省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智慧大道104号,占地总面积671120.1平方米(约1006.68亩)。
首批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普通本科专业。
来源 | 教育部官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