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这片坐拥"白鹤鱼米之乡"美誉的土地,2024年GDP突破3.4万亿元,铜矿、稀土等资源富甲一方。
然而,在经济稳步发展的背后,一个令人揪心的教育短板却长期存在——全省仅有1所211高校(南昌大学),985高校数量更是挂零。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让许多江西学子不得不远赴他乡求学。
更让人愤怒的是,有人竟在教育的痛点上"撒盐"。
2018年,《人民日报》一纸名单曝光全国392所野鸡大学,其中江西就占了7所。
这些虚假大学打着"科技""工程""艺术"的幌子,用精心包装的校名混淆视听,比如江西科技工程大学、景德镇工艺美术学院、江西现代科技学院、赣南电子科技信息学院,以及未被详细点名的江西科技管理学院、江西经贸管理学院和江西赣南学院。
它们没有正规办学资质,没有师资和校园,却通过伪造网站、发放假文凭等手段,专盯高考失利考生和急切望子成龙的家长,吸干血汗钱后丢给学生一张废纸文凭。
---野鸡大学,是教育公平的毒瘤,更是毁人一生的骗局!当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学子在窑火中淬炼匠心,当江西财经大学的毕业生在金融领域崭露头角,野鸡大学的"学生"们却在毕业后发现,自己用四年青春和十几万学费换来的,竟是一张连学信网都查不到的假文凭!这些骗子机构,把"大学"二字当作生意招牌,把教育初心践踏成敛财工具。
他们蹭着"科技""信息"的热词,模仿正规院校的命名逻辑,甚至直接盗用景德镇、赣南等文化地标——这不是办学,这是赤裸裸的文化诈骗!更可悲的是,野鸡大学的猖獗,暴露出的是监管的漏洞和信息的鸿沟。
那些来自乡镇、家境普通的孩子,父母可能连智能手机都用不利索,如何识破精心设计的骗局?当野鸡大学把招生广告塞进县城中学的围墙,当"包就业""低分录取"的承诺在家长群里疯传,一个家庭的希望就可能被碾得粉碎。
这些骗子偷走的何止是钱财?他们偷走的是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机会,是教育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有人说:"野鸡大学存在是因为有市场需求。
"这简直是颠倒黑白的强盗逻辑!每年高考,全国有数百万考生落榜,但这绝不意味着他们活该被骗。
真正的教育,应该给失利者重来的勇气,而不是把他们推进另一个深渊。
江西需要更多像南昌大学这样的实干派高校崛起,需要职业教育的提质升级,但绝不容忍假借教育之名的诈骗生意!--教育,本应是最干净的土壤。
当野鸡大学把算盘打到学子头上时,我们每个人都该拍案而起。
家长要擦亮眼,多查一次教育部名单,多问一句学校代码;社会要织密网,让虚假网站无处藏身,让骗子付出法律代价;更期待江西能乘着经济发展的东风,补齐高等教育短板,让本土学子在家门口就能拥抱优质教育。
你身边有人经历过"野鸡大学"骗局吗?你认为该如何彻底铲除这些教育毒瘤?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和观点,转发提醒更多人——别让寒窗苦读的梦想,毁在一张假文凭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