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留学你后悔吗

7月份是国内的暑假,当大多数孩子周旋在各种补习班的时候,有小部分家长则用另一种方式去提高孩子的竞争力,就是来新西兰游学。但是游学价格之贵,动则小几万,一家几口过来“游”一样,差不多就得10万。因此也有家庭选择不游学,直接留学。

小K和小J就是两个来长期留学的孩子,小K13岁,来新西兰读8年级,小J15岁读10年级。他们7月中开始上学,到现在也有2个月的时间,到底他们的感受如何呢?

‬巨大的落差感

说说小K和他妈妈的故事。

能来新西兰留学的家庭肯定在国内也是小富之家,有车有房,好吃好喝。

但是来到纽村,为了省钱,要跟其他人合租房子,开灯时间、洗衣次数、声音高低等等,都有一定的限制。

小K妈妈因为对纽村的路况不熟悉,不敢开车,就没有买车,所以出入都靠走路或公交,基本上除了必须去的超市,周末也是宅在家里,不去郊外玩、不逛商场也不下馆子。孩子们闷得慌,但也没有办法。

纽村网络出了名的慢,加上这边很少外卖、没有电商,他们跟同学也不熟悉,约不出去玩,小K一下就感觉自己的生活从天堂掉到了地狱。

小K妈妈也会有这般感受。在国内,平日就跟朋友闺蜜喝咖啡下午茶,家里大小家务有老人家和阿姨打点,在家里沙发一躺,想追剧就刷,想网购就下单,周末去住个酒店,放假去旅行,多爽。但这些衣食无忧的日子,在纽村不复存在。

来到这边,要“伺候大少爷”,做饭家务一样不落。购物去超市,走1、2公里路,还要扛东西回家。陪读可以找工作,因为不会英文,只能找到清洁的工作,这些从来没干过也不擅长的粗活,累死累活但工资也仅够交房租。而且陪读签证要改为临时工作签证也不简单,需要很多材料,她补了一次又一次,花的钱比赚的钱还多,她都有点想放弃。

小K正值青春期难免淘气和脾气暴躁,偶尔在学校跟同学打架,也曾经被几个印度孩子追逐,他感觉有点被排挤,心情一直都不太好。有时候甚至会在家跟妈妈吵架,将无处发泄的情绪爆发出来。

妈妈觉得我辛苦把你带出来,给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但孩子不但不领情,反而会觉得这里不如国内。

开学2个月,上课听不懂,看得出来小K还没能太适应新西兰的生活。我也问过他,觉得这边怎么样,他沉默了。

‬学习“轻松”但跟不上

再说说小J的故事。

小J比小K大一点,性格温和也沉稳。生活上他与小K的情况很相似,也是合租没车出入,但他反而欣然接受,因为他更关注这边的学习。

小J在国内刚刚初三毕业,来到纽村,数学对他来说非常简单,但是有时做不出来是因为英文没过关,没看懂题目。新西兰注重的学科除了数学,还有写作和阅读,这两门对于小J来说实在太难。

纽村的学习模式以“自觉自律”为主,老师课堂上讲课的时间通常只有10分钟,剩下时间学生做题或实验。但是作业从不用交,老师也不批改。学生如果在做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要主动问老师,老师会耐心解说,但如果不问,老师便默认你都会了。这样的模式,让英语不好的小J很尴尬,想问但不知道怎么问,所以这两个月他也还没能完全进入状态。

小J妈妈也了解这个问题,跟学校沟通后,小J也顺利进入Esol班,这是个针对英语非母语的学生开设的英语课程,每个学校都有,不用另外交钱学习。

小J明年就是11年级,这个学期要确定明年的选修课,选修课还会影响大学的专业,甚至是未来的就业。这对小J也是一个巨大挑战,因为这些在国内根本不用考虑,文科好就选文,理科好就选理,大学看高考分数来决定学校和专业,就业更是不到最后一刻都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但在新西兰,高中生就要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我问小J,你以后想干嘛,他一问三不知。他妈妈希望他学一门技术,例如护理或木工,容易就业也容易留下,但小J不太喜欢。11年级的选修课稀里糊涂地报上了,小J还需要在漫长的学习中,慢慢找寻自己的方向。

但小J比较乐观,因为来新西兰是他自己的强烈愿望,他觉得自己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也要走好接下来的路。

‬新西兰值得让孩子来留学吗?

许多朋友问我新西兰好吗?值得来吗?

我的答案一直是,没有好不好,只有合不合适。

家长希望孩子出国留学的心,我是非常能理解的,谁不想自己的孩子逃离各种卷,呼吸纯净的空气,吃安全的食物。但是前提是,一定要孩子自愿、喜欢、热爱,这样才能让出国的价值最大程度地体现出来。

今天就聊到这里,出国不易,请慎重考虑。

#点亮生机·年中作品评选#​#海外生活分享#​#妙笔生花创作挑战# #头条创作挑战赛#​#去新西兰留学如何适应新环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