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西北教育重镇,甘肃省高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表现亮眼。结合最新排名与办学特色,揭秘甘肃前十高校的竞争力!
一、兰州大学
历史底蕴:1909年建校,前身为甘肃法政学堂,西北地区首个双一流、985高校,曾整合兰州医学院与草原生态研究所。
战略定位:教育部直属副部级高校,国家首批"珠峰计划""强基计划"实施单位,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
王牌学科:草学(全球前1%)、生态学、化学、核科学与技术(两弹一星人才基地)。
就业王牌:超30%毕业生进入央企、科研院所,华为、中核集团等名企定向招聘大户。
爆款潜力:敦煌学研究院独家合作高校,每年带火"冷门绝学"报考热!
兰大校训
二、西北师范大学
历史传奇:源自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抗战时期西迁组建西北联大,现存古籍藏量西北第二。
师范霸主:教育部直属六大师范之一,华文教育基地,公费师范生占比达45%。
学科亮点: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心理学(西北心理咨询师培养基地)。
就业法宝:甘肃70%特级教师母校,公务员考试通过率连续5年省内第一。
师大校门
三、兰州交通大学
铁路基因:由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大)嫡系迁建,中国第三所铁路高校,毕业生垄断西北铁路局60%技术岗。
硬核实力:5个博士后流动站,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全国前三,青藏铁路建设主力军,铁路黄埔军校。
就业神话:中铁、中车校招必争之地,本科生平均起薪6800元,超92%工科生毕业即签约。
交大校门
四、兰州理工大学
工业脊梁:前身甘肃省立工艺学校,1958年开始以大学命名为甘肃工业大学,现为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军工保密资质单位,誉为西北工程师的摇篮。
王牌领域:材料科学与工程(兰石重装合作研发基地)、流体机械(三峡水轮机核心技术支持单位)、控制科学、能源动力。
就业密码:甘肃装备制造企业高管摇篮,金川集团、酒钢集团定向培养基地,军工企业、央企国企,行业头部企业。
工大校门
五、西北民族大学
民族智库:新中国首所民族高校,藏学、维吾尔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敦煌古藏文文献独家研究权。
特色培养: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占比35%,民族艺术学科群(唐卡、花儿民歌非遗传承基地)。
就业蓝海:民族地区公务员、文化机构输送主力,一带一路跨境贸易翻译人才库。
民大校门
六、甘肃农业大学
农业命脉:国立兽医学院起源,现为农业农村部重点高校,中国草业科学发源地。
顶尖学科:草业科学(亚洲唯一A+学科)、动物医学(口蹄疫疫苗研发国家实验室)。
产教融合:与蒙牛、正大集团共建20个现代畜牧产业学院,毕业生畜牧局系统就业率达78%。
伏羲堂
七、兰州财经大学
丝路商科:前身商业部直属院校,中亚经贸人才培训中心,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人才基地。
数据亮点:统计学(西北电商大数据分析中心)、审计学(甘肃省80%注册会计师摇篮)。
就业突围:兰州新区金融企业校招首选,毕业生3年薪资涨幅达200%。
财大校门
八、甘肃政法大学
法学高地:西北最早法学教育基地,公安部反恐法治研究基地,司法考试通过率连续8年超40%。
特色方向:民族法学(藏区习惯法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律服务中心。
体制跳板:公检法系统就业占比62%,选调生录取率甘肃文科类第一。
校训
九、甘肃中医药大学
岐黄传承:西北唯一中医药大学,敦煌医学研究开创者,《武威汉代医简》数字化工程主导单位。
学科突破:中西医结合防治慢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针灸推拿学(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培训基地)。
就业新机:中医康养产业人才缺口巨大,毕业生创办连锁中医馆数量年增35%。
校名
十、天水师范学院
师范新贵:陇东南基础教育中枢,公费师范生培养改革试点,语文教育专业特岗教师考录率91%。
文化牌:伏羲文化研究院、大地湾遗址考古合作单位,文旅规划人才定向输出基地。
逆袭路径:农村专项计划占比高,考研率连续3年超30%,成双非院校"逆袭"样本。
校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