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银省了多少?南大这波操作太硬核!
2022年,南京大学干了一件让全网炸锅的事——宣布退出国际大学排名,不再给QS、泰晤士等机构交数据、送经费!
这可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真刀真枪的“断舍离”。
据知情人士透露,光是每年省下的排名“保护费”就高达数百万,再加上砍掉盲目扩招非洲留学生的开支,这笔钱全被南大砸在了国内学生的科研补贴和教育质量提升上!
这才是大学教育的初心吧。
举个例子:南大2024年修订博士生助学金政策,理工科博士生每月补贴直接从2250元涨到3250元。
对比某些高校“留学生住单间,本土学生挤六人间”的现状,南大这波操作被网友狂赞:“钱花在刀刃上,这才是真教育!”
国际排名黑幕曝光:交钱就能刷名次?你以为国际排名是学术实力的公平较量?太天真了!南大退出的背后,是一套“资本游戏”的彻底撕破脸。
2025年的QS大学排名一发布,又引发了广泛讨论。
从排名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几所大学,尤其是墨尔本大学,明显在QS排名中得到了不成比例的提升。墨尔本大学排到了全球第13位,超过了耶鲁和普林斯顿,这个排名让人很难理解。
连墨尔本大学自己的学生都觉得难以置信。
墨尔本大学确实有8个诺贝尔奖,但普林斯顿却有69个,耶鲁有65个,这两所美国名校的科研积累和影响力,墨尔本大学远不能相比。美国的顶级大学和澳大利亚的大学在学术水平上根本不是一个档次,所以墨尔本大学能排在第13,普林斯顿却排到22,耶鲁排到23,这QS排名真的合理吗?
再者,QS作为一个商业机构,其排名本身就可能受到金钱的影响。QS排名的40%权重靠“同行评价”,说白了就是人脉打分。有教授直言:“给QS送两瓶汾酒,太原理工都能冲第一!”尤其是澳大利亚的高校,如果通过支付费用提升排名,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和墨尔本大学,有人将其与国内的中等211高校做对比,认为它们回国后大概能与国内一些中等层次的211院校对标,当然如果有特别强大的家庭背景,那又另当别论。
对普通学生来说,这些学校的名气可能大于实际价值,特别是在就业市场上,很多人会发现,澳大利亚的学位在国内并没有那么高的认可度。
这些对标往往得不到就业市场认可
有网友分享说,邻居家的儿子,去悉尼大学读了四年,花了300多,2021年回答,现在年收入30万不到,这样的投资回报率,普通家庭还是不要去试了。
而QS排名上,英国的高等教育排名显然也有很大问题,虽然在金融和教育领域有其传统优势,但在高科技产业和基础科研上的表现明显不足。
英国的金融业也更多依赖美国的支撑,缺乏足够的自主创新能力。而澳大利亚,除了矿业和旅游业,其他产业相对薄弱。它们的大学凭什么在排名中占据如此高的位置呢。
更离谱的是,留学生比例成了硬指标。
某高校新闻专业创办不到10年,只因狂招留学生,国际排名竟碾压国内老牌院校。
南大拒绝“为排名办学”,直接砍掉无意义的外籍生扩招,省下的钱全用来升级实验室、买数据库 。
高校觉醒!全球掀“退榜潮”南大不是孤例,哈佛、耶鲁法学院去年就宣布退出《美国新闻》排名,痛批其“误导教育方向”。
国内人大、兰大紧随其后——人大因“文科强但综合排名吃亏”退出,兰大则因“经费有限,不如专注西部人才培养”。
这释放了一个重磅信号:高校正从“争排名”转向“拼内功”。
南大把省下的经费投入“硬核科研”,2024年拿下5项国家自然科学奖,有两项成果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量子计算团队突破硅基量子芯片关键技术。不玩虚名搞实业,这才是双一流该有的样子!
未来教育怎么走?南大给出参考答案退出排名不是“闭关锁国”,而是打破“洋指标”绑架。
南大联手江苏海安中学搞“县中帮扶”,把名校课程直送云南双柏一中,还派研究生支教团带山区孩子玩转机器人竞赛。
反观某些高校,砸钱刷排名却放任教育资源不均,南大的选择无疑打了他们的脸 。
结语:教育不是生意,学生不是KPI。南大这记“退榜拳”,打醒了迷信排名的浮躁风气,更打出了中国高校的底气。
正如网友所言:“当清北还在为QS排名内卷时,南大已经悄悄修炼成‘扫地僧’了。”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