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学(NTU)作为艺术生常申的新加坡院校,常年稳居QS艺术设计专排前40,而在25QS艺术设计最新榜单中,南洋理工攀升至第19名,超过新国立和港理,成为港新地区排名最高的一所院校。
数据来源:QS官网
难道港新的格局真的要变天了?!
排名≠实力特意整理了港理、南洋理工、新国立三所大学从2023-2025年QS艺术设计专排的数据变动:
前为排名,后为得分 数据来源:QS官网
港理和新国立的专业排名和评分都非常稳定,尤其是港理,始终在20名左右徘徊,评分偏差浮动在0.1到0.6之间;相比起来,南洋理工排名上升20名,评分提升9.1分。
要问南洋理工排名为什么能猛猛冲,就要先看一下QS艺术设计专排的两大指标:雇主声誉和学术研究,对于重学术研究的南洋理工大学而言具备天然优势。
南洋理工开设的艺术设计硕士专业主要有:艺术、设计和媒体(ADM)MA+博物馆研究和策展实践 MA。
艺术、设计和媒体硕士给同学们提供了两条发展路径:一种偏学术,毕设只需要交4万字的论文;另一种偏实践,毕设需要交项目+3万字的研究报告。
设计学院研究生学位设置 来源:南洋理工大学官网
ADM有机会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等进行跨学科学习,研究领域也比较前沿,比如视觉艺术与数字人文方向可以学习到VR、人工智能、数字流媒体、互动界面等。
学院提供各个方向的资源支持同学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比如定期邀请业内知名艺术家开展讲座、研讨会等;成立研究生俱乐部,同学们可以自由分享自己的研究;还配备先进的资源设施,包括ADM图书馆、动作捕捉工作室、3D打印实验室、VR实验室等。
博物馆研究和策展实践专业设置中,想要修够学分,同学们要么完成10周的实习并提交一份5000字的实习报告,要么完成一篇12000-15000字的研究论文。
博物馆研究与策展实践专业设置 来源:南洋理工大学官网
该项目的老师很多来自当地知名设计师,培养出的学生也有机会进入公共艺术部门工作,比如新加坡国家艺术委员会、国家文物局。
可见,南洋理工的艺术设计专业很重视论文及相关学术报告的发表,所以学术研究得分越来越高,进而影响整体排名;而新国立和港理采用的是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更强调实践,所以在学术研究的指标上看比较吃亏。
港理、新国立的优势在哪儿?对于以就业或是创业为目标的同学,作品产出与实践经验更加重要。所以港理、新国立这种能提供实践机会的院校很适合这类学生选择。
港理之所以成为艺术生最爱申的港校,不仅是因为其开设的设计艺术专业更多,还是因为校方给同学们提供了非常多的实习机会,还会邀请业内大牛来学校上课。
图源:polyu.edu.hk
港理智能服务设计就读的汉艺C同学,在分享就读体验时多次强调港理提供的实践机会非常多,而且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不那么遥远,甚至可以直接和老师争取机会或者建立合作。
而且港理的专业设置也都与当下最热门的领域有关,还会根据时代发展将专业进行改造升级,比如MET就更名为IME,在游戏、媒体艺术的基础上加入了人机交互、人工智能、虚拟交互等热门知识。
IME专业介绍(机翻-仅供参考) 图源:polyu.edu.hk
港理给学生们提供了带薪实习STEM计划,为了给同学们足够的实践机会,港理还组建了一批设备齐全的工作室室,包括动作捕捉、摄影、声音、3D打印、金属车间、数码智造等。
STEM专业清单 图源:polyu.edu.hk
新国立的设计专业围绕工业设计、工程设计、建筑及相关领域。
比如创新设计与工程(EDI),新国立邀请业内人士进行课程设计,四门基础课包括设计思维与产品开发、工程系统设计、创意市场和一个跨学科项目,为了完成项目,同学们需要加入团队共同研究一个工业问题。
EDI专业介绍(机翻-仅供参考) 图源:新国立官网
EDI的选修方向有:设计、企业、技术,同学们有机会培养商业思维。
EDI选修课程(机翻-仅供参考) 图源:新国立大学
除了EDI,新国立的智能工业与数字化转型(前身为工业4.0)、整合设计都是重实践的硕士项目,智能工业与数字化转型给同学们提供实习机会;整合设计则培养同学们的全局设计思维,涵盖服务设计、战略设计、体验设计、交互设计等。
智能工业与数字化转型课程设置(机翻-仅供参考) 图源:新国立大学
新国立和港理作为综合类大学,设计学科有独特的培养模式:跨学科+重实践,同学们不仅能掌握设计技能,更具备解决复杂商业化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就业市场上备受青睐。
如何有针对的准备作品集?对于那些能提供实习机会的、重实践的院校,作品集中也要重点强调实践项目。
比如港理的智能系统设计(ISD),给同学们参与真实商业项目的机会,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所以想申请ISD,最关键的是发现生活中那些被忽视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ISD项目结构(机翻-仅供参考) 图源:香港理工大学
比如今年刚拿下港理ISD的W同学,为了让患者在输液时能更自如地移动而设计了一款产品,在这个基础上结合了智能硬件开发、传感器等技术。(该专业的申请通道还没关闭,现在投递还能赶上末班车~)
W同学项目 获 香港理工大学 ISD offer
港理的智能服务设计(SSD),则更看中同学们是否具备能让项目落地的能力,在港理的面试中,老师着重考察作品集以外的东西,比如:项目调研怎么做的?为什么选择这些数据作为指标?未来的市场布局怎么做?想要不乱阵脚,同学们需要先搭建出成熟的设计体系,在作品集中体现更多商业化内容。
新国立则更想看同学们展示技术、工程方面的实力。比如拿到创新设计与工程offer的汉艺Y同学,他的一个项目是医疗保健产品,为受损的人体关节提供保护,结合了生物力学、结构力学、数据管理分析等专业知识。
Y同学 作品集项目 获 新加坡国立大学 创新设计与工程 MSc offer
而对于那些想继续读博、深耕学术领域的同学,在申请像南洋理工这种偏研究型硕士时,作品集中除了要展示设计能力,还要证明你做研究的能力,学术论文的撰写能力等。
S同学 研究计划书部分内容 获 皇艺 MRes offer
不同专业的培养方向各不相同,作品集考察的内容也各有侧重,但无论是申请实践型还是研究型硕士,同学们都可以通过国际竞赛奖项、实习项目经历来完善作品集。
对研究型硕士来说,竞赛奖项能体现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对于实践型硕士来说,竞赛经历能弥补实习经验的不足,证明同学们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果你需要帮助,或者想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组队,欢迎了解汉艺25设计夏令营。
最后,南洋理工的设计专业虽然不那么重实践,但也为同学们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入研究的机会,尤其在跨学科融合上具备独特的竞争力;而新国立、港理虽然排名稍稍落后,但是给同学们更多的实践机会。
对同学们来说,择校的关键不在于排名,而在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如果你有更多关于艺术留学、背景提升、作品集创作、保研、就业等问题,欢迎私信康石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