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东北大学现在是哪个大学

东北大学最开始创建于1923年,由张学良担任首任校长,校址就设置于沈阳北陵附近。

当时的东北大学有多辉煌?

从建立开始,东北大学就已经按照现代大学的格局分设了理、工、文、法、教育等多个学科,涵盖6个学院,24个专业。

当时东北大学的校园建设就已经非常具备现代化特征,不仅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校园之一,而且借鉴了柏林大学的设计,新建了理工科的大白楼、纺织馆、图书馆、大礼堂等等建筑,占地面积超过千亩。

而且,在张学良担任校长的期间,还耗费重金聘请了许多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像梁思成、林徽因、章士钊等都曾在东北大学任教。

同一时期,北京大学的学生人数只有2000人,办学经费每年90万,而东北大学则已经有3000名学生,办学经费更是高达160万。

可以说当时的东北大学是我国学生最多、投入经费最多的大学,不仅开设了我国第一批工业电气化、自动化专业,而且还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

痛失本名43年

后来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踏上流亡之路,先后在北平、西安等地辗转办学。

其实,纵观东北大学的历史,它在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多次的迁移和重组。

1949年原国立东北大学的文理学院和法商学院,并入了长春解放区东北大学,后来定名成为东北师范大学。

而医学院则并入了中国医科大学农学院,参与组建来东北农学院,后来发展成现在的东北农业大学。

在原东北大学的工学院和部分理学院的基础上,则建立了沈阳工学院,次年又定名成为东北工学院。

自此,曾经辉煌一时的东北大学正式分崩离析。

艰难复名的13年

而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当时的东北工学院已经开始和国外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但是因为名字里的“学院”两个字,经常被误认为是专科或研究所,严重影响到了它对外的学术交流。

所以当时的校领导便提出,想将“学院”改为“大学”的想法,1979年,东北工学院第一次提出想要恢复东北大学校名的想法,这也是东北大学13年艰难复名之路的第一步。

只不过虽然已经提出了恢复校名的想法,但是在当时并没有立刻得到响应。

之所以东北大学恢复校名一事困难重重,最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当时百废待兴,很多大学也都提出了想要恢复旧校名的想法。

尤其是“东北”二字,不仅包含了辽宁省,同时也涵盖了吉林和黑龙江省。

所以出于综合性的考量,东北工学院提出的申请一直被搁置了长达十多年的时间。

而在这期间,东北大学的校友却一直在为恢复校名而努力。

1985年东北大学北京校友会成立,次年,沈阳校友会也相继成立,1988年东北大学在美校友会也于华盛顿成立。

经过东北大学各地校友的不懈努力,1911年,东北大学恢复校名一事终于出现了转机,被重新提上日程。

1992年,作为东北大学首任校长的张学良亲手题写了“东北大学”的校名,在他的支持和推进下,次年东北工学院正式获批,终于恢复了东北大学的名字,至此,东北大学长达13年复名之路终于迎来了曙光。

百年东大

现在的东北大学在全国排名第39名,不仅在沈阳开办了南湖、浑南和沈河校区,还在秦皇岛开办了秦皇岛分校,在佛山开办了佛山研究生创新学院,规模日益扩大。

到目前为止,东北大学已经建有100多个研究机构和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还在白俄罗斯创办了全球第一个科技孔子学院。

在今年的我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上,东北大学更是摘得5项金牌、4项银牌和4项铜牌,在辽宁省内位居第一名。

去年,东北大学也举办了建校100年的校庆,虽然一路坎坷不断,但东北大学依然是无数学子的梦中情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