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今天,高校间的国际合作成为趋势,也是一所名校成为世界顶尖名校的必经之路。高校只有在坚定爱国的大原则下,保持开放和海纳百川的心态,才能取长补短,迅速壮大自己,壮大中国高校在世界的影响力,壮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
泰晤士刚刚发布了2025全球高校国际化排名。在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发起高校合作禁令后,高校的国际合作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内地高校2025国际化排行榜,放置于文末。
图源:THE
01
基本排名情况
大学是学术研究机构,是人才培养机构。通过全球化合作和人才培养,可以极大提升一所高校的国际知名度,也极大提升一个国家在全球的影响力。纵观国内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政界商界学界大佬都有非本土留学经历。
泰晤士2025年国际化大学排名给了大家一个观察各校国际化水平的窗口,其评价体系包括4个指标: 国际学术人员比例 、国际学生比例、国际合著比例、 国际声誉。
内地高校前10名分别是:同济、北大、南大、浙大、上交、天大、复旦、北师大、清华、南开。
图源:学校官媒
美国近些年对中国高校、学者的合作交流以及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都施加了最严格的限制,部分西方国家也跟着美国起舞,让学术界的全球化合作出现了大倒退。作为全球高校领头羊的美国,高校国际化趋势在下降,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也仅排在国际化第45位。而且2025年的排名数据截止到23年,在特朗普上台后,打压中国学术界的态势只会变本加厉,未来排名还会变化。预期美国以及跟随美国起舞的英国、澳大利亚等高校的排名还会下降。
今年的排行榜,中国香港高校包揽了世界前4位,体现了这颗东方之珠国际化程度依然是全球标杆,打破了很多诸如国际抛弃香港的谎言。中国大陆有20所大学上榜,上榜数量继续增加。当然,我们也看到,大陆地区高校的排名都不高,最高的同济大学仅有146名,显示西方国家依然对我国发展保持着高强度戒备状态。
图源:THE
02
部分院校情况
同济大学
5校排名内地前5名,但全球排名并不高,只有同济和北大进入全球前150强。
同济大学力压北大排名第一,原因还是同济的高度开放心态以及在欧洲等地的高声誉。同济大学起源于德国人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德文工学堂。同济二字来自于德语Deutsch的音译。同济大学在德国等欧洲国家有非常高的声誉。
图源:同济官网
学校的国际合作以对欧洲合作为中心,辐射全球,先后建立了中德、中法、中意、中芬、中西、联合国等12个国际化合作平台学院,与200多所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大众、西门子、拜耳和IBM等众多跨国企业共建了研究中心。现有国际学生4239人。发起成立了“国际绿色校园联盟”并担任首届主席,当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主席,是亚太地区第一所被授予“全球可持续校园杰出奖”的高校。
仅仅在2024年就有西班牙首相和德国总理两位欧洲的政府首脑到访同济大学。
北航、北理、哈工大
三所工信部985上榜国际化排名前20,出乎预料。不少人认为工信部高校涉及国防军工,国际化合作程度肯定很低,事实并非如此,显示了中国高度的开放,拥抱合作的精神。例如北理目前有国际生3500人左右,与全球的近200所高校有合作协议。
图源:北理官网
山东大学
山大并没有入围全球国际化排行榜。在2019年,山大“学伴”事件被爆出之后,一时之间被网友口诛笔伐,成了网上很长一段时间的热搜话题。山大在当时也解释了相关事件,因此不可以讹传讹。连榜单都没有上,说明其国际化排名并不算高,并没有过度追求国际化。
03
回顾与建议
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浪潮,学术国际合作也是不可阻挡的世界趋势。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只有互通有无,相互合作,才能造福人类。高校教育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通过全球化合作和人才培养,可以极大提升一所高校的国际知名度,也极大提升一个国家在全球的影响力。
在2024年11月,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陈大立表示,当前共有195个国家和地区留学生来华求学,“留学中国”的影响力和品牌度持续提升,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国际人才和知华友华国际人士。
当然科学无国界,科学界有国界。在高校国际合作中,需要坚守爱国的核心原则。
备注:文中如有引用的图表,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编者观点,带有局限性,不作任何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