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9月22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网站9月21日刊登题为《中秋节月饼口味越来越离谱,我们是不是该返璞归真了》的文章,文章作者为查梅茵·莫(音)。文章编译如下:
每年我都觉得有必要捍卫月饼的荣誉。对这种传统中秋甜品的“憎恨”往往每年都会出现,通常的论调是这样的:“它们太甜了!”“到底谁会吃呢?”“你难道不知道每一块里含有多少卡路里吗?”“我真不明白它们的意义何在。”
不过,其中一些反对者对现代的奶黄月饼格外宽容——它有又薄又脆的饼皮和丝滑的馅料,他们把它当成糕点进化的一个典范,认为这种改良版月饼远远优于老式莲蓉月饼。
几年前,那些越来越令人抓狂的“月饼”的数量和种类出现了可怕的增长,它们与原先的月饼相比差异如此之大,以至于在提到它们时需要使用引号。我说的是惠灵顿牛排“月饼”,以及极度浮夸的鱼子酱、龙虾和松露“月饼”。
在香港,新一代月饼馅料从草莓和芒果等各种鲜果到黏稠的太妃糖和咸焦糖无所不包,其中有无花果、枣、咖啡、生姜蜜饯和黑芝麻等配料。
在连续多年收到这些花里胡哨的月饼后,我不能再否认我想要的只是完美呈现的白莲蓉月饼而已——它泛着油光,里面有两粒油乎乎、色泽像落日般金黄的可口咸蛋黄。
对我来说,中秋节都是关于莲蓉月饼的味道和口感——与家人分享并配上浓郁热茶,而不是伪装成月饼的松露巧克力或芒果麻薯。
看来,传统月饼才是现在的新奇品种。(编译/冯雪)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