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留学挂科到最后无法毕业的学生何其多,我手机相册里有太多没敢发给父母的成绩单——这是我在过去6年留学顾问经历中,接触过的1387个加本困境案例中最常见的画像。上周刚送走的陈同学就是典型代表,他在UBC熬到第五年,却因三门核心课程挂科陷入毕业死循环。最让我痛心的不是学业失败本身,而是这些孩子平均要耗费14个月才肯直面问题,期间错失的不仅是学业挽救期,更是重建自信的黄金窗口。
(来自于学生自述·迷雾中的独白)
2019年9月11日,这个日期像烙铁般刻在我记忆里。当加航客机降落在皮尔逊机场时,我攥着父母求来的吊坠,坚信自己能征服多伦多的冬天。现实却在开学第三周就露出獠牙:全英文授课让我每节课都像在听天书,小组讨论时永远插不上话。那年平安夜收到第一门挂科通知时,我在公寓里砸碎了所有圣诞装饰。
转年秋天,课程难度直线攀升。看着工程力学课本上密密麻麻的公式,我开始用游戏段位代替GPA——至少在这里,我的努力能换来可见的等级提升。直到收到第二次学术警告,才惊觉自己已欠下18个学分。那天我在劳伦斯湾坐了整晚,看着对岸CN塔的灯光心想:要是变成那束光该多好,永远笔直向上,永远不会偏离轨道。
真正击垮我的是去年冬天的系统通知:"因累计挂科超过规定学分,暂停注册资格"。这句话抽走了我最后一丝侥幸。躲在国内上网课的两年里,我甚至学会了伪造课堂截图,却学不会面对镜子里那个懦弱的自己。
朋友也给过我其它思路,如果是课程已经到达了大三大四阶段,不想转学浪费时间,还可以选择直接跳过本科直接申请Master就读,最后拿到的也是Master Degree,也不用浪费几年的时间再去转学,同时比如英国的硕士Master,就只有一年的课程,和父母说本科已经毕业,最后拿到名校的Master Degree学位回国,性价比无疑更高,同时由于就只有一年,也不会花费太多的金钱。也是有办法在本科没有毕业的情况下申请Master就读。
(这时候应该怎么办?)
上个月协助的麦吉尔案例与此高度相似:李同学在机械工程专业苦熬四年,因动态系统建模课程三度挂科陷入绝境。我们梳理其参与的三个机器人竞赛项目,成功助其获得曼彻斯特大学智能制造硕士录取。这种另辟蹊径的升学路径,正在成为加本困境群体的新出路。
针对类似情况,建议重点把握2个关键点:
学分价值转化:加拿大高校的课程模块化设计具有天然优势。即便未完成本科,已修读的专业基础课(如微积分、物理等)仍可作为硕士申请的学术背书。去年协助的阿尔伯塔大学案例中,学生用大二阶段获得的3.0+专业GPA,成功弥补了整体GPA的不足。时间窗口把控:加拿大移民局规定,休学超过150天需重新申请学习许可。建议学生在收到第二次学术警告时就开始规划备选方案,而非等到正式退学通知。2022年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某案例中,我们提前三个月启动硕士申请,为学生争取到宝贵的签证衔接期。值得关注的是,College转University的通道正在收窄。去年百年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专业35名中国学生中,仅2人成功转入多伦多大学相关专业。这种现状使得跨本申硕不再是权宜之计,而是切实可行的学术救生筏。
加油吧,其实也不用太过于慌张,当生活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因为它无法更坏。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不要羡慕别人,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完美,只是你没看到罢了。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你的风景终会出现。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