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错专业,四年一场空,钱花了、苦吃了,工作还难找。
说句心狠的话,有些专业不适合没有资源、没有关系的学生读,读了只会把你拉得更深。
今天,大兵叔就来盘一盘——寒门出身最不该选的4类专业,不是专业本身不好,而是它们太“吃资源”,普通人拼不过,有时候努力也抵不过关系网。
这些专业的潜规则大家心知肚明:实习机会靠推荐,角色机会靠关系,就业资源严重集中在大城市、在圈子里。你可能寒窗苦读了四年,但输在“没人带”。
更别说花销了:动辄几万的培训班、各种艺考花费、上镜装备、交际应酬……家庭条件不允许的学生,很容易一路焦虑到底。
结局往往是:既没专业优势,也没就业路径,只能转行找工作,白白浪费了青春。
二、纯学术型冷门文科专业很多学生对“哲学”“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之类的专业抱有浪漫幻想,觉得文史哲高大上,符合“精神贵族”气质。
但我得提醒你:这些专业就业面很窄,且高度依赖继续深造。
什么意思?你得读研,最好读博,最后混进高校或者体制单位才有好出路。而这一路,既烧时间也烧钱,家里条件一般根本扛不住。
最怕的是什么?你读了四年,考研没考上,单位也不要你,成了“鸡肋型学历”。
喜欢可以当兴趣学,不建议当职业筹码。
三、设计类专业(服设、环艺、视觉传达)设计行业是个好行业,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熬出头。
设计类专业有两个现实问题:
一是非常烧钱:电脑、软件、板子、打印、作品集、参赛……大几千一学期,家里没矿会压力山大;二是拼项目背景、人脉实习:很多单位看的是“你跟哪个老师”“你在哪实习过”,而不是你画得多努力。普通家庭出身的学生,熬夜赶稿、作品被埋、投简历没人看,最后转岗做行政、做运营,专业技能全荒废。
设计能出头,但你得有“启动资本”。
四、天坑类医学分支专业不少人觉得学医是条好出路,稳、体面、有地位,但要注意——不是所有医学专业都那么值钱。
比如康复治疗、预防医学、护理学(非临床方向)、法医学这类分支专业,有些地方还在扩招,但就业岗位远比你想的少,而且起薪低、职业晋升慢。
更要命的是:你还得读五年、七年,背一身学生贷款,毕业时却发现收入没保障、工作不好找。
寒门学生拼的是“投入产出比”,这些专业明显“投资过大、回报太慢”,不适合。
不是这些专业天生不好,而是寒门出身的你,输不起这个试错的代价。
对普通家庭来说,读书是翻身的唯一机会。那就更要选对专业、选对路径,不做“理想主义的炮灰”。
别被“兴趣”蒙蔽,先考虑“生存”。你要想活得体面,能赚钱、有稳定、有发展,才有选择生活的权利。
如果你也在为孩子选专业发愁,或者是正在填志愿的同学,不妨点个赞,转发给更多人看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