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含金量高吗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 很多人不知道这句广为人知的话是谁说的,其实这句话出自二战时期臭名昭著的纳粹宣传大师保罗・约瑟夫・戈培尔。

戈培尔是希特勒的忠实追随者,也是希特勒钦点的宣传部长。二战期间,他不遗余力地宣传纳粹主义,塑造希特勒的正面形象。

作为希特勒最得力的喉舌,在希特勒死后的第二天,戈培尔也自杀了,同时还毒死了自己的六个孩子。

戈培尔本身有残疾,从小自卑且心理阴暗。但正是这样一个人,凭借过人的演讲天赋,把整个德国带入罪恶的深渊。

那么他是如何忽悠德国人民的?

对犹太人心生怨恨

戈培尔与 1897 年 10 月 29 日出生在德国西北部的一个小城。

四岁时,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萎缩,虽然父亲带他去医院做了手术,但还是落下了终身残疾,成了一个瘸子。

身有残疾的戈培尔自尊心极强,从小学习成绩就非常优秀。父母也给予了他更多关爱,供他读书,还培养他学习钢琴。

整体来说,童年时期的戈培尔很出色。但身体残疾给他带来了影响一生的问题,他的心理极为敏感。

上学时,同学们经常取笑一瘸一拐的戈培尔,还给他起了一个 “乌勒克斯” 的绰号,这个极具侮辱性的称号让戈培尔内心里开始变得古怪、自卑。

(德国军队)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身边的很多同学都应征入伍走上战场,身有残疾的戈培尔却因祸得福,得以继续留在学校读书。

从 1917 年到 1921 年,戈培尔先后在多个大学求学,凭借自身努力竟然获得了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身有残疾但学识渊博,此时的戈培尔是一个典型的身残志坚的榜样。在学习过程中,他赢得了两个优秀女孩的青睐,这其中的故事情节甚至有些狗血。

第一个女朋友竟然是他好友的女友,也就是说戈培尔成功把朋友的女友抢了过来。第二个女友是一个白富美。

结局可想而知,女友家里人看不上戈培尔。这段恋爱经历估计在戈培尔心里留下了阴影。

在日后成为希特勒身边的红人后,戈培尔极力支持清洗德国贵族。

(戈培尔在军中)

当然这是后话,彼时的戈培尔虽然是当时少见的博士,但在战后经济萧条的环境下,最迫切的就是找一份糊口的工作。

当时很多人都失业了,满大街都是闲人,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就是精明的犹太人。

犹太人几乎垄断了德国各个行业,戈培尔当过记者、剧作家,但没有一份工作能干长久,处处都受到犹太人的排挤。

这段艰苦经历,让戈培尔从心底里讨厌犹太人。在此后跟随希特勒时,他始终对犹太人深恶痛绝、毫不留情。

得到希特勒的赏识

就在戈培尔漫无目的地满大街找工作时,1922 年 6 月他遇到了希特勒。

当时希特勒在慕尼黑街头演讲,希特勒的言论令戈培尔倍感震惊,瞬间就被吸引。

随后,戈培尔给希特勒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表达了对希特勒的崇拜之情,甚至用 “你给了我们信仰” 这样的话。

(戈培尔)

不过,一开始希特勒并没有顾得上搭理戈培尔。把戈培尔领进纳粹门槛的是纳粹早期领导人卡尔・考夫曼。

1924 年,在考夫曼的引荐下,戈培尔成为一名议员。成为议员后,戈培尔很快受到纳粹二号人物施特拉塞的青睐,成为他的秘书。

当时的戈培尔虽身有残疾,但在政坛里像他这样的高学历者简直是凤毛麟角。戈培尔还积极支持施特拉塞通过联合德共的方式来剥夺贵族和大企业的资产。

可是,希特勒却坚决反对施特拉塞的主张。由于分歧严重,施特拉塞带着戈培尔来到了德国北部。

纳粹主张在德国南部很受欢迎,但德国北部却鲜有支持者,这也给戈培尔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

戈培尔在德国北部通过创办报纸、街头演讲等方式很快拉拢了一大批民众支持,帮助施特拉塞积累了较高人气。

(戈培尔在演讲)

戈培尔在大展拳脚之际,希特勒却遭遇了一场牢狱之灾。1925 年 1 月,希特勒结束了 9 个月的监狱生活被释放出来。

此时,施特拉塞在德国北部搞得风生水起,这让希特勒感受到了压力。1925 年 11 月,施特拉塞召开会议想要通过征用王公贵族资产的决议。

这更让希特勒感到愤怒。这些王公贵族可是给他很多经济支持,没有了这些王公贵族,希特勒将一事无成。

希特勒拒绝参加会议,但派出了心腹去会场捣乱。

此时的戈培尔是坚定支持施特拉塞的,他在会场高声要求把希特勒清除出纳粹党。

可施特拉塞的态度却让戈培尔很意外,施特拉塞始终在犹豫不决,也没有就希特勒的捣乱进行反击。

(戈培尔在参加活动)

此时,希特勒也注意到了戈培尔这个人才,想要把他拉到自己的阵营里。就这样,对施特拉塞倍感失望的戈培尔倒向了希特勒阵营。

希特勒深知施特拉塞在德国北部取得的成绩,大多得益于戈培尔的宣传。希特勒正是看重了戈培尔的这种鼓动天赋。

倒向希特勒之后,戈培尔很快在公开场合露面,不断帮助希特勒宣扬他的主张。每次演讲前,戈培尔都认真排练,就连一个手上的动作都进行精心设计。

在戈培尔演讲时,也经常会遇到反对的人。有人吹口哨,有人朝他扔东西,面对嘈杂局面,戈培尔有一个独门绝技,每当这时,他都会熟练地运用转调能力,以独特的声音压住那些嘈杂之声。

戈培尔的确是个演讲天才,他的演讲声情并茂,从肢体语言到演讲内容都极具煽动性和感染力,只要听了他的演讲,现场每个人都群情激奋。

(戈培尔)

出于对戈培尔的信任,1926 年,戈培尔被希特勒任命为纳粹柏林地区的领袖,这一年,他才 29 岁。

独立负责一个地区的戈培尔,再次展现出强大的宣传鼓动能力。柏林是个复杂地区,思想很难统一。戈培尔先是创办了一份报纸,宣传纳粹主义,而后频繁组织演讲活动。

戈培尔很快就控制了柏林局面,希特勒对他的工作成效给予高度赞扬,称他不仅善于言辞,还拥有超高智慧。

在戈培尔的帮助下,纳粹在国会中的权力逐渐走向巅峰。1928 年,希特勒任命戈培尔为纳粹党宣传部长。

此后,戈培尔开始奔走全国,到处游说,用简单粗暴又颇具蛊惑力的演讲吸引了大多数民众对纳粹的支持。

(戈培尔和希特勒在一起)

戈培尔逐渐总结出了蛊惑人心的关键方法,那就是对有效论点不断重复,即便是谎言,也会让人相信。

这就是戈培尔的那句名言:“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

在戈培尔的忽悠下,整个德国逐渐认定,希特勒就是德国的救世主,只有希特勒才能让国家重新恢复荣光。

1933 年 1 月,希特勒成了德国总理。此后,戈培尔开始了和希特勒共同疯狂的日子。

疯狂的戈培尔

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后,第一时间任命戈培尔为德国公共教育和宣传部长。戈培尔大权在握,掌握着德国文化、宣传各领域的生杀大权。

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肃清反对希特勒的声音,同时树立纳粹党的正面形象,煽动公众对犹太人的仇恨。

(1938年的戈培尔,右一)

那段时间,德国很多著名作家的书都被冠以 “非德国” 的罪名,并进行烧毁清理。

而后,戈培尔强制关停犹太族艺术家的创作室和制片厂,一时间,大量犹太作家、剧作家、导演失业。

除此之外,戈培尔还清理了媒体中的犹太和非纳粹编辑。

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戈培尔又开始忽悠德国民众支持纳粹战争。手段之一就是继续抹黑犹太人,通过大量电影作品把犹太人描绘成世界的寄生虫,刺激更多德国民众仇视犹太人。

1942 年,德国在战场上越来越力不从心,戈培尔开始忽悠德国民众和纳粹一起同进退,引导德国民众意识到,如果德国输掉战争,那么德国人民就会被消灭。

进入 1944 年,纳粹的全面失败已经不可避免,此时的戈培尔依旧忠诚于希特勒。

(1945年战败后的柏林)

1945 年 4 月,希特勒躲在掩体里不出来,戈培尔是他身边唯一的忠诚拥护者。

4 月 30 日,希特勒自杀了,戈培尔接任德国总理。

可是,第二天,戈培尔和他的妻子就毒死了 6 个孩子,而后,他和妻子一同自杀。

回顾戈培尔的一生,他有才华有智慧,可童年的不幸在他心里留下了阴影,后来又遇到了狂热的希特勒,让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最终,戈培尔伴随着纳粹的灭亡,选择了为赏识他的希特勒陪葬。只是,可怜了他 6 个无辜的孩子,他们最大的孩子才 12 岁,最小的才 5 岁。

参考资料:

创造希特勒的人——20世纪最著名的炒作大师戈培尔,2022-12-08 09:05·大科技杂志社

自恋狂兼宣传部长戈培尔的穷途末路,周至美,澎湃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