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什么关系

1990年7月,乌克兰主权独立的宣布意味着苏联解体的尘埃落定。随着苏联解体,乌克兰与俄罗斯也彻底决裂。按理说同属斯拉夫民族的两国人民同根同源,就算不能亲如兄弟,但是也不至于在一拍两散后,乌克兰转头就投入北约阵营的怀抱,成为俄罗斯的头号“死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两国闹到这般处境?

俄罗斯与乌克兰存在比较多的矛盾,并且其分分合合的历史问题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乌克兰与俄罗斯的矛盾并不是简单的利益纠纷,所以为了捋清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矛盾,我以为应该从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历史纠葛开始说起。

公元8世纪开始,已经形成了几个较大部落联盟的东斯拉夫人,在9世纪初发展成了以基辅为中心的库雅巴、以斯拉维亚为中心的诺夫哥罗德和东部梁赞地区的阿尔塔尼亚的三个准国家组织。而基辅罗斯也在882年被建立,并且在11世纪的基辅罗斯的版图中,涵盖了当下白俄罗斯的大片土地与乌克兰、俄罗斯现今重要的经济发展中心。所以从历史起源来看,从基辅罗斯发展起来的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这三个国家的人民,是“血浓于水”同宗同源的的东斯拉夫人。

12世纪30年代,因为内部实力比较强劲的势力互相斗争,企图夺取对方的领土控制权,一统罗斯帝国,最后因为内斗太过激烈,进而导致了基辅罗斯国家的四分五裂。1240年蒙古国的铁骑踏入基辅罗斯,将基辅罗斯彻底统一,并成立了钦察汗国。

随着蒙古势力在基辅罗斯的衰弱,基辅罗斯的本土势力再次发力与蒙古势力展开了新一轮的权力争夺。而这也导致本来就不和谐的基辅罗斯的内部恶化再度加剧,在东斯拉夫人的势力的带领下,俄罗斯得以成立,而乌克兰的领土则被立陶宛、波兰等大公国瓜分。

并且想要完全得到乌克兰控制权的大公国们,企图通过对“哥萨克军”进行笼络的方式,将自己在乌克兰的政治根基稳定下来,并将乌克兰人民的自由控制起来。但算盘打得极好的大公国们轻视了,自由对于哥萨克军于乌克兰人民的重要性。他们的举动触怒了乌克兰与部分莫斯科民众,对大公国的反抗也由此爆发。

在这次反抗中,一支由博格丹带领的军队成为了哥萨克军的领导,引领着众多民众将这些企图把控乌克兰的大公国彻底驱除。并为了拥有长久的自由,1654年决定归入沙俄麾下的乌克兰与俄罗斯再次短暂合并。

合并后,乌克兰人发现,在沙俄统治下乌克兰并没有获得他们所预期的自由,反而丧失了更多的自由,这也促使了乌克兰人开始抱团,乌克兰部族也开始形成。但是因为以西部地区为代表的乌克兰人对于立陶宛、波兰等大公国的统治更为偏好,所以这部分的人都想要回到立陶宛波兰的统治之中。而受到沙俄影响深重,并且有过一起战斗经历的东部与南部的乌克兰人,因为更偏向沙俄,这也就导致了乌克兰内部矛盾的新一轮升级。

倾向沙俄的东乌克兰成为了沙俄的一部分,而与沙俄持对立态度的西乌克兰奋起反击,但最后因为不敌强大的沙皇的军事实力,于1764年被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收服。但向往自由的西乌克兰人民从未停止过反抗,而为了扑灭这些企图独立的苗头,所以在后来的沙俄统治中,乌克兰被驻扎了大批量的军队,这些军队对乌克兰民众的言行举止进行了极力的管控,而这一行径也将仇恨的种子深深的种在了乌克兰民众心中。

并且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这导致了西乌克兰的绝大部分民众对俄罗斯的认同感十分低。并且随着乌克兰领土在后续的各个大国的战争中,不断地分割合并,这也导致了东西乌克兰存在着比较严峻的矛盾。

虽然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历史矛盾奠定了当下乌克兰与俄罗斯僵持不下的局面,但是乌克兰与俄罗斯决裂的导火索还当数苏联时期的“乌克兰大饥荒”。

处于东欧平原的乌克兰有着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环境让乌克兰成为了欧洲的主要的粮食生产国,被冠以欧洲粮仓的美称。但就是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下,苏联时期这里却出现了大饥荒,超过300万乌克兰人在这场饥荒中失去性命。

从历史的角度观察乌克兰这场大饥荒的产生,虽然不乏自然灾害的影响,但是更多的是由人为促成的。上世纪30年代,斯大林为了让苏联完成工业化,所以在全国各地建立起了集体农庄,进而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工业生产中来。

有着十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的乌克兰人,在这一政策执行之初就被斯大林盯上了。斯大林动员善于农作的乌克兰农民积极响应号召,进而实现用最少的人手实现产出最多的粮食的目标。但对于斯大林的号召,乌克兰人并不赞同,所以对于集体农庄一事,并没有乌克兰人回应。

在面临这样无动于衷地回答,斯大林大为恼火,对乌克兰人采取了强硬的手段。通过对乌克兰的收成进行计算,将被划分为“富农”的乌克兰人送往西伯利亚集体农庄参与建设。

一时间,善于农作的乌克兰人被大批量的送往西伯利亚,一些害怕自己被打为“富农”的乌克兰农民直接拒绝农作。而这也就导致了乌克兰粮食产量一落千丈,而为了加快达成工业化目标的斯大林,并不理会乌克兰的现状,依旧对乌克兰大量征收粮食。但因为当时乌克兰的气候十分不好,这也就导致了在斯大林征收大量的粮食后,没有余粮的数百万乌克兰人在饥荒中失去性命。

如果说乌克兰大饥荒事件,是导致乌克兰与俄罗斯结下仇恨疙瘩重要因素,但是让乌克兰与俄罗斯矛盾再度升级的,还当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的出现,这一事件不仅加速了苏联的解体,也是乌克兰毫不犹豫投入西方阵营成为俄罗斯“死敌”的重要因素。

建立在乌克兰境内的号称当时世界上最稳定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1986年4月发生了爆炸,究其缘由得知,这次的爆炸是因为操作失误引起的核反应堆失火导致的。

而这一爆炸的辐射剂量是美国投在日本的原子弹引起的辐射的400倍,即便是经过了30多年的核辐射依旧没有完全被消除,苏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也如一片噩梦般的禁区存在。

而在这一事件爆发之时,迪亚特洛夫为了减少影响,并未向戈尔巴乔夫汇报事情真相。这也导致了,远在天边的瑞典都察觉到了异状,而身处其中的苏联政府仍觉得平安无事。

虽然迪亚特洛夫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封锁,但是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不远处的普里皮亚季早已充斥着各种谣言,而这时候苏联政府才将此事真正重视起来。但尽管如此,在投入了60多万人对切尔诺贝利事故进行补救,但依旧于事无补,高强度的辐射将德国出于人道主义送来的机器人快速报废,大量的人在这一事件中因为受到辐射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后半生中也因辐射的影响一直被困扰着。

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也成为众多乌克兰心中的痛,而这一事件也将本来与俄罗斯有隔阂的乌克兰推向了北约的怀抱之中。

东边与俄罗斯接壤,南边与黑海临近,西边与波兰为邻的地理位置让乌克兰不仅仅占据着重要的交通位置,更是各国政治于俄罗斯政治交汇的分界点,所以这也使得弱小的乌克兰在刚向北约表示想加入想法的时候,就受到了北约的极度欢迎。

在苏联解体以后,加入北约并不只是乌克兰一方的选择,继承了苏联70%遗产的俄罗斯早在叶利钦时代就向北约示好过,但是因为俄罗斯太过强大,所以北约想要将当时尚未成熟的俄罗斯掐死在摇篮中。

而因为俄罗斯加入北约的失败,也让俄罗斯认识到自己的实际处境,因此俄罗斯也与北约成为了两个对立面,受到两面夹击的乌克兰权衡再三,最后决定加入北约,虽然这其中不乏北约中有着当时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原因。

但是历史遗留问题,在这时候也显现了出来,虽然在俄罗斯人眼中,乌克兰与自己一脉相承,就应该是自己的一部分,但是乌克兰则觉得是俄罗斯为自己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并且因为乌克兰的东正教受到中西欧东正教的影响比较大,所以他们也因此摆脱了俄罗斯大主教的控制。至此彻底摆脱俄罗斯,也是乌克兰想要加入北约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因为乌克兰地处位置的重要性,一旦乌克兰全面倒戈北约,俄罗斯的腹地也将会受到美国火力的威胁,并且失去黑海的出海口。而这也是俄罗斯政府最不能接受的,所以在对于乌克兰的问题上,普京的态度十分强硬,只要北约敢插手乌克兰,那俄罗斯将不惜一切代价与北约开战。这一强硬的态度,直接将北约给震慑住了,所以加入北约的乌克兰所能依靠的并不多。

因此在面临克里米亚半岛的争端的时候,北约出于对俄罗斯的忌惮,所以对于同为北约一份子的乌克兰的“受难”只字不提。克里米亚半岛不管是对于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虽然在1954年,被前苏联划分给了苏克兰,但是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认为自己是俄罗斯人。

所以在苏联解体后,对于这块领土的归宿问题乌克兰和俄罗斯都发表过相关声明,但是这块地区一直被俄罗斯占有着。并且在2014年,克里米亚就举办了独立公投,目的是成立克里米亚共和国,并加入俄罗斯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并且因为两国一些地区的划界问题存在纠纷,并对于俄罗斯在这些争议地区建设基础设施的行为乌克兰十分恼火。这也导致了两国的关系十分紧张,并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因为领土一直僵持不下两国,激发刻赤海峡事件的产生。

当然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关系并不只是领土的纠纷问题,对于黑海舰队的归宿,两国也处于长期争夺的状态。早在苏联时期,乌克兰担任的不仅仅只是产量的作用,它更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区,所以当时苏联的所有海上武器,绝大多数都源自乌克兰。后来随着苏联解体,著名的黑海舰队就是交由两国统管。但是随着1995年,两国再次分家,因为舰队的基地是在乌克兰境内的,为了保障舰队的正常运作,俄罗斯提出了要对乌克兰的舰队基地长期租赁并单独使用的要求,但这一要求的一经提出就被乌克兰否决了。而对于人微言轻的乌克兰意见,俄罗斯并未在意,所以即便是在乌克兰不同意的情况下,俄罗斯的舰队依旧强行租用着乌克兰的舰队基地,愤怒之极的乌克兰与强行租赁的俄罗斯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多年的争吵。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乌克兰凭借优异的地势有着很好的工业基础和生产能力,但是因为在能源的短板问题,一直受限于俄罗斯。并且因为俄罗斯要借乌克兰的地理位置,将能源输送给欧洲各国,但是随着俄罗斯对各国能源供应价格的持续增长,乌克兰就油气管过路费没有得到提升一事与俄罗斯发生争端,两国因此争论不休,在两国争吵最严重的时候,乌克兰还将俄罗斯对各国输送的油气管道的运输直接给切断了。

除此之外,乌克兰能源的供给需要依靠俄罗斯,这一关系从苏联时期开始就一直没变过。但虽然俄罗斯给与乌克兰价格低于其他欧洲国家,但是随着俄罗斯能源近年来价格的提升,乌克兰从俄罗斯得到的能源价格也在持续升高,是以对于能源这一系列的问题,双方也因此进行了多年的争吵。

所以虽然在多年前,俄罗斯与乌克兰源自一脉,但是因为历史留下来的遗留问题,与当下的土地、能源等方面的争端,让加入了北约的乌克兰重新回到俄罗斯的怀抱中是几乎不可能的。单就是部分西乌克兰人以说俄语为耻这件事来看,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关系就十分棘手。

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俄罗斯与乌克兰的问题也不是在一日之中形成的,并且在当下也没有找到合适解决方案,只能期望在未来有天俄罗斯与乌克兰能找到合适的相处方式,握手言和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