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显赫
芬兰仅540万人,拥有20所大学,其大学人均占有率之高,在全球各国中名列前茅。
在首都赫尔辛基市中心有一所历史悠久的国际知名大学——赫尔辛基大学,以其秀丽古雅的建筑、充裕的藏书、完备的专业、杰出的成就以及悠久的历史驰名北欧。
赫尔辛基大学(图源:《千湖之国——芬兰》)
大学生聚会(图源:《千湖之国——芬兰》)
赫大主楼与总理府相对,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显赫地位不言自明。赫大始建于1640年3月26日,最早叫图尔库皇家学院,后升格为图尔库大学。芬兰作为沙俄大公国时期,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拨款扩建图尔库大学,改名为亚历山大帝国大学,1828年图尔库大火后迁至赫尔辛基。1917年芬兰独立后,赫大肩负起为新生国家培养各种专业人才的崇高使命。
赫尔辛基大学教学楼(图源:《千湖之国——芬兰》)
完全可以这样说,芬兰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与赫尔辛基大学的知名度有关。因此,无怪乎芬兰人自豪地称之为“芬兰大学”。
蜚声世界
赫大是欧洲研究大学联盟成员,与全球80多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赫大的法律、哲学、数学、理论物理、生命科学、医学等学科享有世界声誉。
赫大历史上孕育了三位诺贝尔奖得主,他们是希朗拜获1939年诺贝尔文学奖、韦尔达宁获1945年诺贝尔化学奖、格兰尼特获1967年诺贝尔医学奖。此外,阿尔弗斯获1936年费尔兹奖,该奖项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赫大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斯图尔滕贝格教授是芬兰共和国首位总统;奠定战后芬兰外交路线基石的巴锡基维总统、吉科宁总统都是赫大的法学博士;缔造诺基亚奇迹的奥利拉也毕业于赫大,不过是政治学硕士。
珍贵典籍的宝库
谈起赫大,图书馆不得不提。赫大图书馆既是芬兰国家图书馆,也是研究图书馆,向普通公众和从事人文科学研究的人员开放。
赫尔辛基大学Kaisa楼主图书馆
赫大图书馆拥有近270万册书刊及差不多同等数量的特殊资料,如手稿、地图、印刷乐谱、招贴画和临时性出版物等。
芬兰1917年独立时,赫大图书馆馆藏已达30万卷,其中还有一批“宝贝”——1809-1917年沙皇俄国的出版物。作为沙俄大公国,芬兰有权保存俄国所有出版物每种1册。
由于十月革命和之后的连年战争,沙俄时代的文化典籍在俄国遭到严重损毁,因而赫大图书馆的这批馆藏特别得到全世界学者和影印本出版商的青睐。
今天,国家图书馆越来越重视电子出版物的收集与编目,拥有一体化的系统。芬兰各家图书馆可以相互利用馆藏和提供服务,在网上使用其他国家的馆藏也更加便利,在教育部资助下,可以更好地购买电子期刊和提供联合参考服务。
中芬友好的桥梁
赫尔辛基大学与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共同从事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合作研究。此外,赫尔辛基大学的许多学者与其他国家大学的学者之间有密切的私人合作关系,这同样促进了国际大学之间的互相联系和交流。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
近年来,随着中芬两国政治、文化关系的发展,赫尔辛基大学开设了汉语专业,设立汉语教授职位,颁发汉语硕士学位,每年吸引许多中国留学生。
在赫大的中国毕业生里,有个特殊群体——讲芬兰语的中国外交官。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书籍出版于2013年),断断续续有七八批,每批二到五人不等,作为外交部学习员或教育部公派留学生到赫大学芬兰语,一般学两年,有的还拿了芬兰语硕士学位。他们中已走出四五位共和国大使,目前还有十几位芬兰语干部活跃在外交舞台,曾经或正在为中芬友好合作贡献力量。
TIPS:赫尔辛基的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图源:《千湖之国——芬兰》)
芬兰史迹保存最完整的是国家博物馆,主要介绍芬兰历史、史前史、建筑史和人种史。
雅典娜艺术博物馆
雅典娜艺术博物馆,珍藏着芬兰著名画家的代表作品。
市立博物馆,主要展出具有赫尔辛基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品。
雷巴瓦拉美术馆,收有以史诗卡雷瓦拉为主题的福雷斯商绘画。
距市中心不远塞乌拉岛上的露天人文博物馆,陈列着芬兰历史上不同年代农民的衣着、家具和劳动工具,建有专供展览的18-19世纪的农舍、庄园主住宅、蒸汽浴室、作坊、谷仓、农村小店、风车和小型农村教堂。
奇亚斯玛当代艺术博物馆(图源:《千湖之国——芬兰》)
设计博物馆(图源:《千湖之国——芬兰》)
赫尔辛基还有一些专题博物馆,如铁路博物馆、风俗博物馆、战争博物馆、邮电博物馆、教会博物馆、动物学博物馆等。
- END -
出处 | 《千湖之国——芬兰》(2013年6月出版)
本文作者 | 张直鉴
图片 | 本书及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凤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