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近来不少人发现,来华旅游的老外们携带的旅行箱越来越大、越来越重。原来他们在研究中国的最新退税政策后,把来华旅行变成了一场“扫货”体验。4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推广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将离境退税的“即买即退”服务从试点推广至全国。这场由政策撬动的入境旅客消费升级浪潮,正重塑中国旅游经济的生态格局。
在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之际,《环球时报》财经观察版关注中国供应链与全球市场间的深度连接,推出“一线观察:消费在中国”系列报道。在上一期的内容中我们聚焦义乌出口商,本期我们的目光移向退税消费。
从机场排队到商场秒退,
老外疯狂“扫货”
成都国际金融中心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办理点接待退税顾客。
在北京SKP商场的一家专柜前,来自西班牙的旅客卡洛斯正在试背一款皮包。他的手腕上还挂着其他品牌的购物袋。“我的中国朋友告诉我最近中国在推行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买完单之后立刻就可以拿到退税款,而且这几天这家商场在做活动,活动折扣加上退税款可以便宜好几千元人民币,这让我一下子节省了很多购物预算,所以我又打算再买一个背包!”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来自新西兰的旅客詹姆斯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办理退税非常方便,我不需要去机场填写和完成所有的文书工作,退税柜台就在商场一楼,我买完东西走个几分钟就到了。而且退税流程非常快,只需要几分钟。”
离境退税商店是旅客入境消费的一大场所。离境退税政策是指对境外旅客在退税定点商店购买的随身携运出境的物品按规定进行退税的政策。而“即买即退”是离境退税政策的“升级优化版”,境外旅客不用再等到了机场办理退税,只要在已实施离境退税政策地区的“即买即退”商店购买退税物品时,签订协议书并办理信用卡预授权担保后,即可现场申领与退税款等额的人民币款项。
“即买即退”具体怎么实现便捷退税呢?北京SKP商场的工作人员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称:“‘即买即退’需要满足几个条件。首先,境外旅客当天在我们商场购物的额度要在500元以上且不超过5万元人民币,其次,境外旅客在境内连续居住时间不超过183天,且必须在开单后17天内从北京离境。最后,境外旅客还需要出示本人的信用卡,银联卡或者万事达卡也可以。直到离境,商品都必须保持原包装,不能拆开使用。在办理完相关手续后,需要在境外旅客的银行卡上做预授权。待海关核验完商品后,预授权才会解除。”
“以退税率为发票金额的11%计算,扣除2%的代理机构手续费,假如境外旅客消费1万元人民币的商品,可退税900元。”这位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最近来退税的外国人很多,购买的商品种类也挺丰富,包括包包、服装、鞋子等各种各样的商品。
“这一政策的最大亮点在于将退税环节提前,旅客在购物时就能直接拿到退税款。”《公告》明确,有意愿提供“即买即退”服务的退税商店,在与本地退税代理机构协商一致后即可成为“即买即退”商店。
据悉,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此前已在上海、北京、广东、四川、浙江、深圳等地开展试点。在浙江,包括“即买即退”试点商店在内,全省已累计扩围5批共219家离境退税商店(覆盖248个网点,其中杭州118家),实现十地市全覆盖。目前,浙江正开展第6批退税商店扩围工作。
四川也在积极探索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模式。据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成都全市共有离境退税商店429家,同比增长34%,其中“即买即退”商店49家。目前,这一创新模式正在全国多地加速落地,形成覆盖广泛、特色鲜明的退税服务网络。
退税增长11.28倍、
国货销售激增30.45%
“‘即买即退’政策不仅简化了退税流程,更重要的是它精准地把握了境外旅客的消费心理。行为经济学中的‘即时满足’效应在此得到了充分验证。当境外旅客意识到退税款可以立即用于二次消费时,他们的消费决策负罪感明显降低,从而更愿意进行消费。这种即时满足的感觉能够极大地激发旅客的消费意愿,促进消费增长。”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政策效果在多个试点城市得到验证。以深圳为例,离境退税政策进一步激发了深圳消费市场活力。深圳市税务局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金额4.05亿元,办理退税额3640万元,同比增长11.28倍。得益于离境退税政策支持,截至2024年年底,深圳电子、珠宝、钟表类商品退税销售额占比达55.3%,同比增长23.9倍。在四川成都,2024年,全市离境退税金额近3000万元,“即买即退”商店相关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400%。
更重要的是,境外旅客的消费偏好正在发生变化。与以往热衷国际品牌不同,越来越多境外旅客开始主动寻找、购买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中国本土品牌。此前,社交媒体提到,来自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旅客大量购买诸如时尚包袋品牌山下有松、潮玩品牌泡泡玛特等国货,也有涌入中国社交平台上的外国用户询问国产美妆品牌的线下门店。
捕捉到这一趋势,国内零售商正积极调整战略。中国中免集团副总经理孙芳在本月刚刚结束的消博会期间表示,中免集团将会深化国潮出海策略,扩大出海项目的合作。此前3月,中国中免已与华熙生物、巨子生物、自然堂等品牌签下相关合作协议。
深圳等城市也将推广国货“潮品”纳入离境退税政策中,鼓励商家销售国货“潮品”,将具有自主品牌和文化特色的商品纳入经营范围,推动国货走向国际市场。
数据显示,2024年本土品牌在离境退税销售额占比3.17%,同比增长30.45%。当前,国货品牌对进入离境退税商店的积极性较高,主要以3C电子、服饰品类商店为主。
王鹏表示,退税政策间接推动了中国特色商品和国潮文化的海外传播。随着退税政策的优化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境外旅客选择在中国购物,并有机会接触到各种中国特色商品和国潮文化产品。这些商品和文化产品不仅满足了境外旅客的购物需求,还通过他们的口碑传播,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商品和文化的国际知名度。
“中国不是出口商品,
而是‘进口’消费者”
“中国将免签入境游与购物点退税结合起来,促进消费者直接从中国制造商那里购买白标奢侈品。”《印度时报》近日在YouTube发布一段5分钟新闻节目,在短短4天内收获了近万条留言。
不少观众对中国的政策连连称赞。有评论称:“这真是天才的决策!他们不是出口商品,而是‘进口’消费者。当您可以直接支付机票时,为什么还要支付关税呢?”还有观众留言称:“让我们忘掉那个纽约购物之旅吧。亲爱的,我们去上海!”更有评论直言——当西方筑起贸易高墙,中国则为全球购物者铺开了红地毯,谁才是真正的聪明玩家呢?
《印度时报》节目网络评论留言:“当西方筑起贸易高墙时,中国为全球购物者铺开红毯。”
在评论中,有不少人感叹,在中国的对策面前,美国在自己挑起的关税风波中会最终败北。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从受海外“反向代购”者青睐的中国商品共同特点来看,这些商品具有价格优势。近来有外媒提到,不少美国人纷纷飞赴中国代购“中国制造”,理由是“算上机票,比在美国买还便宜”,这表明中国商品在价格上能够为海外消费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选择,使其在成本上具有竞争力。同时,这些商品可能具备较高的品质。此外,不同消费者有不同的需求,只有商品种类丰富,才能满足海外不同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吸引更多“反向代购”者。
江瀚分析称,外国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需求为中国商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当外国消费者对中国商品有强烈需求时,即使面临特朗普政府的畸高关税,中国商品仍然有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这种需求可以支撑中国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减少关税令对中国商品出口的负面影响。外国消费者的需求也会促使中国商品不断创新和提升品质,有助于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好地应对美加征关税带来的挑战。目前看,与美国贸易关系较为紧密、受关税影响较大国家的旅客可能更加明显地出现“反向代购潮”。
过去一年,得益于免签政策扩围、支付环境优化等因素,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旅行。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各口岸免签入境外国人2011.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即买即退”政策作为中国在旅游消费领域的又一项创新举措,正在推动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变为“文化卖场”。
“这一政策是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刺激支出和支持经济增长的战略举措。通过简化退税流程,中国将自己定位为竞争激烈的全球旅游业的领跑者,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更精简、更热情的体验。”国际旅游行业网站Travel And Tour World报道称,“即买即退”政策的推出与中国提高其作为国际游客目的地吸引力的目标是一致的。新的退税制度旨在使中国购物对旅客更具吸引力,进一步推动对奢侈品和本地商品的需求。
王鹏也认为,退税政策迭代的背后,折射出中国在多个方面的目标。首先,中国希望通过简化退税流程,提升境外旅客的消费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全球消费。其次,通过优化退税政策,中国旨在推动外贸升级,促进国内商品和服务的出口。最后,这一政策也是中国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增强中国旅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