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北大学计算机世界排名

QS刚刚发布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学科排名,一下子让网友炸锅了。QS可不得了,在中国声名赫赫,很多单位引进人才尤其是留学人员的时候参照的就是QS等国际排名。一些网友调侃一大批学校看到自己的排名恐怕会被气哭了。

202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榜单的发布,无疑为中国高校计算机领域的“梯队之争”提供了最新战报。本文从排名数据、指标合理性及背后动因三个维度,解码中国高校情况。中国高校排行榜,放置于文末。

图源:QS

01

整体排名情况

大陆地区共有58所高校上榜,其中12所进入全球100强(去年仅8所),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体现了中国大陆地区高校的计算机实力。清华北大已经逼近世界前10名,两所初步成型的世界一流大学让国人为之骄傲。

从细分指标看,中国高校的“硬核实力”尤为突出:清华大学在H指数(论文引用)全球第一,获得满分,体现了清华在研究领域的全球卓越声誉,已获得全球学术机构认可。一些高校例如浙大等的国际研究网络(IRN指数)得分也显著提升,说明了中国高校积极参与全球化科研合作。

本轮排名,前10名分别为:清华、北大、上交、浙大、复旦、中科大、西交、南大、哈工大、华科。

10所高校中,C9高校全部在列,而且排在前9名。西安交通大学实现大跨越,进入全球百强,超过了南京大学,而在2024年西交还排在123名,内地第11名。属于本年度排名的最佳明星。

02

部分院校情况

上交、浙大、复旦、中科大、西交、南大、哈工大、华科、武大、北理

这10所高校均在全球前100强,其中上交、浙大、复旦进入前40名,其余的在50-100名。对于这个排名,争议非常大。对浙大、上交、南大等校进内地前10,网友们的异议不算特别大。

从学科评估看,复旦大学计算机/软件第四轮B+,确实不算突出,从QS排名的细分指标看,在学术得分例如H指数和篇均引两个客观指标上略低于中科大南大,但是在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得分上则大幅超越两校。复旦在计算机排名上上赶UIUC,下超Gatech两所世界顶流计算机强校,排名排的有些摸不着头脑。

图源:QS

中科大第四轮学科评估计算机/软件双A-,第五轮计算机晋升A。要不是在QS雇主声誉和学术声誉两项主观得分上落后,不然排名还会靠前。南大同样输在这两项主观得分上,其计算机软件第四轮双A,第五轮继续进步,计算机实力一直在第一梯队。

西交排名大幅上升,得益于近两年在计算机领域的投入和发展。第四轮学科评估计算机A-,第五轮晋升为A。拥有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西安),大数据算法与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交。在雇主声誉上得分比较高,超过了后面的院校。西交计算机领域录取分数相对较高,例如在广东计算机拔尖班666分,人工智能665分,软件工程650分。

图源:QS

华科计算机A,软件不参评。其在QS排名表现非常突出,尤其是在论文领域(H指数和篇均引用)能排进前5名,吃亏在雇主声誉和学术声誉上。北理是近些年冉冉升起的新星,第四轮计算机A-,软件B+。第五轮有所进步。本年度一举杀进全球百强,去年第150名。武大计算机实力并不差,第四轮软件A,计算机A-。

北航、国科大、成电、北邮、西电、国防科大、东大、西工大、同济

这是9所计算机领域实力实力很强的院校,从学科评估看,尤其是北航、国防科大、国科大是国内顶流院校。北航第四轮计算机A(第五轮进步),软件A+,国防科大计算机/软件双A+,国科大计算机A+,软件A-。

顶尖的计算机强校国防科技大学全球651-700名,内地第44名。其他学校不敢说,国防科大的计算机排名一定是不准确的。对于军校这种特殊行业的院校,可能大部分数据不对外公开,与其瞎排一个不合理的位置损害榜单声誉,还不如将军校排除在外。

北航、国科大是国内想学计算机的学子的梦校,排名这么低,不清楚是咋想的。但凡到国内来实地调研一下,都不可能排出这个名次。

成电和北邮第四轮计算机A,软件B+,西电第四轮计算机A-(第五轮晋升A),软件B+,三校并称为“两电一邮”,是信息行业声誉非常高的三所高校,排名也有些偏低了。东北大学最被低估,第四轮计算机软件均为A-,第五轮计算机晋升A,皆因为雇主声誉和学术声誉两项主观得分低的离谱。

图源:QS

同济大学的计算机实力被冠绝全国的土木光环掩盖了,其实其计算机实力一直不错,第四轮计算机、软件双A-。西工大进步很快,第四轮计算机A-(第五轮跨越式进A+),软件B+。结果同济跟上海大学并列,西工大则排到33名去了。

03

回顾与建议

QS学科排名因为评价指标体系与国内学科评估不一样,学科范围也有所不同,而且因为主观得分占据比重很大,对排名的干扰也非常大,所以QS的学科排名有时候确实很难与国人印象相符,也无法反映一所院校计算机大类的整体实力。

对于高考生来说,国内已经有学科评估和一流建设学科评选等官方排名,这些才是最佳的参考指标。对于读研深造者来说,多看看保研率及目标研究领域导师的情况。

备注:文中如有引用的图表,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编者观点,带有局限性,不作任何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