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国立大学有本科吗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出国留学说冷就冷了。


看到一组官方统计的数据:

北京大学2024年本科出国(境)深造人数为641人,与2019年的818人相比,减少幅度超过21%。

清华大学尚未公布2024年的数据,但从2019年到2023年这短短几年间,就减少了196人,降幅高达28%。

清华和北大,曾经被人称之为“国外大学的预备班”,去年出国留学也下降了几乎三成。

其他大学呢?

北京理工大学,从2019年的675人减少至2024年的330人,减少幅度超51%,已然腰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的海外升学人数,在这五年间也分别缩水了28.57%和17.70%。

哈尔滨工业大学下降幅度达61.82%;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下降幅度达62.82%……

以前,中国留学生去的最多的国家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目前中国不再是这些国家的第一生源国,让给了印度。

国外媒体报道:“几乎在所有西方国家,中国留学生都出现了人数下滑或者增长乏力,印度则在全面赶超。”


美国权威信息库OPEN DOORS数据显示,在2020年到2024年期间,美国全部的国际学生人数从不足92万增加到将近113万人,增长了约23.26%。而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却持续下降,早就跌破30万,2020-2021与2023-2024两个学年比较之下,减少了12.58%。

此外英国的中国留学生也锐减。

2023年7月到2024年6月的一年内,英国内政部共发放43万份学生签证,较去年同期签证发放量下降了13%。

中国留学生连英美都抛弃了,其它国家可想而知。

一,为什么出国留学不香了?


1.受复杂国际局势的影响。

这几年中国留学生在西方国家不受待见了。“安全审查”成为悬在不少留学生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比如,中国留学生因为学科敏感,无法拿到offer,也有人拿了offer后无法通过签证审查,有人的审查成为无限期的等待,有人遭遇中途退学;

美国更是变本加厉,比如缩短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的中国留学生的签证有效期。暂停被视为具有“安全风险”的学生和研究人员从中国入境。


英国点名限制中国留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一系列理工学科,即使暂时逃过一关,每六个月就要面临再次审查。

就连瑞士也开始加大中国留学生的审查力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在2024年年末对外宣布了一项新的安全审查措施,增加了对中国高校的限制数量。

被美国拉入“黑名单”的“国防七子”高校学生被限制留学,还包括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重点大学及研究院的学生都不能前往西方留学。

很多申请出国的学生被拒后有一种被侮辱感和“气愤感”,说“不爱了,不爱了”!

2.海外留学学费越来越贵,特不划算。


从美国《2023-2024年美国高等教育学费报告》可以看出,不管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费都在不断上涨。就连公立学校,每年总费用也在2万美金以上。

如果是世界顶级大学,学费涨得出奇。

这些大学将中国留学生当成“冤大头”了。因为多年来都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如今这一代的留学生不同了,他们会算经济账,觉得为了出国留学,让父母砸锅卖铁交学费,即使将来毕业回国,还不一定能不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呢?因为留学生也贬值了。

近几年海外留学生的实际年薪在不断下滑,而且降幅相当明显。更重要的是,就连选调生考试也开始拒绝留学生了。广东、山东、北京等地发布的2025年选调生考试公告中都直接砍掉海外高校。

因此,出国留学花了一堆钱,结果还是这样子,特不划算。


二,中国学生又有了新目标

愿意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如今有了一个新目标。他们在亚洲发现了“新大陆”。

1.新加坡

新东方发布的《2023年中国学生海外留学报告》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这五年间,中国研究生考虑留美的比例已经从45%下降到30%。而与之相反的,考虑申请去新加坡学校的学生比例从9%上升到15%。

2.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全球教育服务(EMGS)统计数据显示,过去5年里,来自中国的马来西亚留学申请数量增长近3倍。2024年,中国学生的留学申请多达3.3万份,已经占了大马国际学生总申请量的四成。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社会稳定、华人多,大学好且收费较低,非常有性价比。

甚至有许多家庭条件好的中国家长,孩子中学时就送往新加坡或马来西亚,拿到硕士或博士文凭后回国。

三,国内优质高校扩招,很多学生选择在国内深造。


以前一些985或211大学毕业生,有条件的就尽量出国读研,而近年来我国知名大学纷纷扩招,吸引了大批学子在国内读研读博。

1.研究生年年扩招,比如:

2019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91.65万人,比上年增长6.82%;

2020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10.66万人,比上年增长20.74%;

2021年 ,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17.65万人,比上年增长6.32%;

2022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24.25万人,比上年增长5.61%;

2023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年增长4.76%;

......


短短五年内,全国招收研究生的增长幅度就已高达42.03%。

这五年来,选择留在国内高校深造的学生越来越多,趋势非常明显。

2.名校的本科境内深造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比如,北京大学,从2019年的43.51%一路飙升至2024年的65.20%,上升了足足22.34%。

北京理工大学,从2019年的43.69%增长至2024年的62.9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深造率也普遍增加了10%到20%左右。

四,国内新型研究型大学越来越香了。


近年来,国内一大批新型研究型大学横空出世,其学校实力不亚于海外一些高校。

1.西湖大学

西湖大学成立时,目标是“5年并肩清华北大,15年后媲加州理工”。

西湖大学一开始就迎来拥有海外本科或硕士学位背景的学子回流。2019年,这群从海(境)外顶尖高校毕业的“学霸”占该校学生比例已达10%,2022年更是进一步飙升至19.2%,将近多了一倍。

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是本科或是硕士阶段去海外求学的中国学生,主要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名校。


2.南方科技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2024年的生均预算经费高达56.51万元,仅次于清华大学的63.31万元与上海交通大学的58.24万元。

3.福建福耀科技大学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是一个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型指的是什么?就是要走一个不同于传统大学的新赛道。


这个新赛道有三个看点:学科融合、产教融合、国际视野。

该校今年开始招生,师生比是1:5或1:6,只有世界一流大学才会有这样的师生比。

曹德旺说,对标的大学是美国的斯坦福大学,还有国内前五名的大学。

4.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有2个看点:

一是它出道就是业界顶流,虽然是一所社会化办学的民办教育实体,但是一问世就以“大学”命名。

二是它直接定位为“小而精、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是不是出国留学冷了,国内的大学越来越香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