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考师范好还是继续

按:《中师生》公众号得天下中师生的关注和支持,致力创建一代中师生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分享徐桂云的文章《选择了教师 就选择了高尚》。


原题:选择了教师 就选择了高尚

作者:徐桂云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苹果,拿出来交换,你我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将各有两种思想”。有机会把自己浅薄的故事拿出来与行家里手们交流,我希望它是一滴水,能在同行们的思想洪流中闪烁一点光芒!

大约从1982年开始,为了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压力,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学生毕业后到城乡小学任教的招生政策。这一政策执行至1999年。我们正是这个时候一心想走出“农门”的穷学生!家境贫寒,考大学又读不起高中,正好考中等师范的学校。又省钱又早毕业挣钱!我们这些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人回到了家乡的中小学校当教师,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扛起了教育发展的大梁,国家的教育就在我们这一代的奋斗中迅速崛起!我就是1987年师范毕业来到农村中学的教师,转眼已快四十年!


那时的我们,对自己未来从事教师的职业,感到无尚的甜蜜,觉得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

在教育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一辈子。习总书记曾指出:做教师需要执着于教书育人,要有热爱教育的定力和淡泊名利的坚守。在我教书育人的岁月里,自我感觉我做到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个人无论是身为教师一天,还是身为教师一生,其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尽自己的可能,在传授知识经验的同时,还要做到以身作则,传播与弘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尺讲台让我的生命闪闪发光。刚参加工作,在孩子们的心中,我就像大姐姐一样。在这三尺讲台上,我带着诚心去上课,我用微笑的眼神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我带着善意给学生学习上的帮助,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教育是艺术,我用真心,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它像七彩阳光,融化冬天的冰雪,使生命更加灿烂。

我的汇报课《回延安》,把贺敬之这首“信天游”的真情实感展示给听课的老师和学生。把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读起来让人激情澎湃和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以及从中感受到的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和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天的真情。全部讲述出来,让学生们除了学习课文真切的情感,还让学生对诗歌的热爱,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

我的语文公开课《挥手之间》我把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的来龙去脉,用课文里的精彩段落浓墨重彩,尽力渲染。把方纪这篇《挥手之间》,面对国共重庆谈判的重大历史题材,却不落俗套,匠心独用的中心都用语言和肢体语言分享给大家,给了听课教师和学生全新的艺术享受!


三尺讲台,给我平凡的教学生涯、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给了我和学生一起探讨知识和人生的丰富瑰宝!燃烧起我工作的激情,激发起学生理想的梦幻,让我的事业和人生一路长虹!

班主任工作,是我一生的荣耀!1990年我的第一批学生毕业,班级里65名学生参加中考。我自己深深的体会到一个农村孩子想通过考学走出农门,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儿,年轻的我有朝气、有信心、有干劲儿。每天要求孩子们6:30到校,我必须提前到校,把不满周岁的女儿扔给婆婆,一心扑在事业上,虽然当时的学生没有住宿,有的学生离家十几里,刮风下雨都不肯迟到一次,就这样我们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

在他们思想有一点动荡的时候,我经常用自己的故事鼓励孩子们,我是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上学都是靠救济才把书读完。我给他们讲我上学过河差点被大水冲跑的故事;还给他们讲我徒步15里每天往返上学在路上背诵课文的故事;更多的是给他们讲我在师范读书,那些高学府老师讲课的精彩故事,让他们在想像中奋斗,梦想去看到外面精彩世界的宏伟蓝图!我给他们讲我的语文老师会给我们分享各种书籍拓宽知识面;数学老师会在教学中贯穿人生大道理;班主任总会耐心倾听我们的心声,包括体育老师怎样陪着我们认真训练,还有读书人成功的未来……他们在我的鼓励和教育中茁壮成长,那些丰盈而明媚的故事,让他们前进的目标更明确,作为老师,我想像山涧流水,清新、流畅,把鼓励和知识潺潺流入学生的心田,把学生引领到一个令人神往的世界,让十几岁的青年学生,胸中升腾起对理想信仰和未来不倦的追求,让他们的青春闪闪发光。

功夫不负有心人,中考发榜的时刻,真的是一声惊雷,我校中考全市名列第一,我的班级是全校第一。我班30多名学生升入重点高中,其它学生也都升入普通高中和技校,所谓厚积薄发,这就是见证!

甘于奉献,点燃青春。1992年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更是信心百倍,在学雷锋活动中,我演讲题目为《让雷锋精神在校园闪闪发光》引起全校师生的重视,同年9月份我被提升为学校团委书记,在做团委书记8年工作中,我校共青团工作红红火火,无论是纳新团员、各种纪念日、还是敬老院慰问、还是社会公益实践活动,都有目共睹,有证可查。

我和音乐老师共同组织的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活动,都非常成功!1200人大型体操《紫荆花开》,创意新颖,造型一流,四个变型:第一个是数字“1997”、第二个是“紫荆花”图案、第三个是“回归”、第四个是“五颗星(五星红旗)”,预示在1997年香港回到祖国怀抱!在德惠市第二十二中学操场上演,轰动整个乡镇;大型舞蹈《中国娃》,200个身穿红色T恤的孩子,手里彩绸飞扬,展示出中国少年生龙活虎的青春气派,被德惠团市委选中,在德惠市文化宫参加全市庆祝香港回归活动演出!我校共青团工作得到德惠市政府、大房身乡镇府领导的认可和高度评价,我本人多次被德惠团市委评为优秀团干部,也被德惠市政府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

以身作则,更上一层楼。 2000年我提升为学校副校长职务。在主抓教学工作这20年中,我每天早晨6:30之前到校,到校后办公桌上就出现一张今天的工作任务表,按照教育局和学校工作要求,做到每天工作清零,不拖泥带水,无论上交文件,岗位工作职责都尽心尽力完成。

作为教学校长,常规教学这条线是主要工作,我和教学主任一起听课、评课、组织考试、课内外教学活动、常规教学检查等常抓不懈,每天的忙碌都有记载,每学期的工作都有进步的足迹;第二条线就是教育科研,我坚持学习,让理论与实践结合,带领教师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寻找并创立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新型教育模式,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专研业务、整理资料、建档立案,形成文字材料,分层管理,落实到人,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成果显著,我校语文课课前演讲活动就是成功案例,物理课的自制教具也被长春市列为成功案例推广……我和老师们有好多课题和论文被评为优秀科研成果奖!

多年的领导岗位,我清正廉洁,大公无私,虽然没有像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扎根山区40多年,不慕名利、无私奉献,改写了上千名女孩的命运;也没有像大山守梦人刘秀祥致力公益,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教育事业,点亮了孩子们的未来;更没有像最美乡村教师支月英,坚守讲台36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但是这些榜样都在告诉我们:为师者,不戚戚于名利,不汲汲于富贵,存高远之志,方显其德。而我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初心不变,砥砺前行,倾心为农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生!2009年9月国家质量万里行来我校暗访,当时学校新来的校长刚上任不到半年,我作为副校长汇报学校概况、学校各方面工作状况、学校教学以及新校长到校后的各项举措。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多年来,我务实求新、勤恳耕耘,顾全局、识大体,讲风格、求奉献!我们培养的人才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他们在祖国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建设祖国添砖加瓦!

老骥伏枥,留下美好的回忆! 当2020年55岁的我准备退休的时候,高级教师可以延迟退休。我又有机会继续上班,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珍惜在学校的每一天。

在课堂上看到孩子们无邪的笑脸,心情是那么舒畅;运动场上,我们仍踏着运动员进行曲,漫步畅谈人生和理想;57岁站到教师宣誓的队伍里,誓词仍然那么激昂洪亮;学校的各项活动,虽不能亲自参与,写一个“美篇”形成记录的文章!农村教育这片热土,记录了我扮演的为人师为人母的双重形象;也记录我 日夜操劳挥洒汗水的辛勤模样;还记录我因材施教,一生为教育事业奉献的激情飞扬,更记录我选择教师这个行业的无比高尚!

诗人泰戈尔说: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优美的,让我们做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

作者:徐桂云,1965年9月出生于吉林省德惠市,是1983年榆树师范中师生,毕业后在吉林省德惠市第二十二中学工作。中共党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